![]()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關于落葉的詩句唯美(秋風落葉思念唯美的詩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9 ![]() |
|||||
關于落葉的詩句唯美(秋風落葉思念唯美的詩句)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秋日暖陽,最喜秋日午后那一地厚厚的落葉,每一片都帶著陽光的溫度,溫溫的,暖暖的,滿滿的歲月靜好。 草木枯榮,秋風起時,作為葉兒的使命它們完美收官,打著哈欠,帶著滿足,回歸大地。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葉亦如落花一般,從未嘆息時節的凋零,因為,它們只需沉酣一夢,待到明年春風起時,枝頭又是一片新綠。 人間草木深,落葉亦有情,那是暖暖的人間煙火,就如古詩里的落葉一般,每一片都帶著愛的溫度。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其一》 詩文簡譯:水鄉的深秋,曲折的水岸邊露出夏日水漲淹沒時留下的河床痕跡。 河畔林木稀疏,有的已經傾倒在地,露出像秋霜一般雪白的樹根。 河面上,一葉扁舟飛快地劃著船槳,漸行漸遠,它將要飄向哪里呢? 順著這蜿蜒曲折的河道,伴著兩岸的秋風,他應該是要回到江南的黃葉村吧。 詩文賞析:這是一首題畫詩,當時蘇軾任翰林院學士,與善畫的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彼時李世南作“秋景平遠”圖一幅,蘇軾為其畫題了二首七言絕句,這是其中的一首。 深秋時節,河面的水位下降,河床清淺,兩岸的樹木木葉脫盡,疏林欹倒,顯得愈加的空曠遼闊,深秋的韻味愈加濃郁。 在這清疏曠遠的畫面中,那疾馳而去的扁舟要去往哪里呢?只見遠方數點林木,這就是他要回去的黃葉村吧。 真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圖畫,特別是結尾那一句“家在江南黃葉村”留給人多少想象的余地。 腦補這樣一幅畫面,小舟歸來,但見疏林如畫,炊煙裊裊,走進這詩畫般的江南小村,多少旅途的艱辛,在進入家門的這一刻都化為了愛意暖暖。 詩人簡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壇領袖,有《東坡七集》等著作傳世。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云山路更賒。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唐 劉長卿《酬李穆見寄》 簡譯:你從浙江的桐廬江到安徽的新安江逆流而上,要到新安郡這個偏遠的地方來看我。 一路上,江流曲折,山重水復,旅途極其艱險,況且又是一個人的孤舟之旅,真是難為你了。 我的住處偏僻,平日極少有客人到訪,房前屋后已經長滿碧綠的青苔,枯黃的樹葉葉落滿了我的院落。 知道你要到來,我親自將這簡陋的茅屋打掃干凈,準備迎接遠道而來風塵仆仆的客人。 賞析:這首《酬李穆見寄》是劉長卿寫給其女婿李穆的答謝詩,彼時劉長卿在安徽歙縣新安郡任職,李穆從桐江到新安江逆流而上,歷經艱難萬險千里迢迢來探望岳父。 劉長卿得知女婿即將到來,特別感動,落魄之際,低谷之時,親人的牽掛和惦念就是最大的安慰,更何況女婿孤舟遠行到天涯。 詩的前兩句寫女婿的旅途之艱難,后兩句寫盼客至的急切心情,雖未言企盼,愉悅之情已經躍然紙上。 有人說“青苔黃葉滿貧家”充滿寂寞之意,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語, 頗有劉禹錫“苔痕上階綠,草色連中青”之感,是高潔和詩意的代表。 而且,詩從此句戛然而止,客人將至未至,有意猶未盡之感,余音裊裊,讓人和作者一起充滿期待之情。 詩人簡介:劉長卿,唐代詩人,字文房,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有《劉隨州集》等作品傳世。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唐 王建《落葉》 王建的這首《落葉》詩,怎么讀都有王維詩“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的味道,那份恬靜和悠然,令人心生安暖。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因為有著厚重的落葉,本是蕭條的秋日就顯得如此的靜好。 以上分享的兩首有關落葉的古詩,都有如詩畫一般的意境,令人心生向往,親愛的讀者,告訴我,您比較喜歡哪一首呢?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