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水族與借霞節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0 ![]() |
|||||
水族與借霞節相傳在古老的云南有條隔烏河,河兩岸的居民都靠著打魚撈蝦過日子。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人越來越多,而河中的魚蝦卻越來越少了。人們單靠打魚撈蝦就無法繼續生活下去,日子越來越貧困。 一天,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帶著蝦笆來到河里撈魚蝦,撈來撈去,竟連一個小蝦仔也沒有撈上來。他不厭其煩地一次次地撈著,突然,他感到蝦笆沉甸甸的,老人高興極了,以為一定是撈到了一條大魚,便連忙把蝦笆提出水面,低頭一看,卻是塊大石頭。 這石頭真有些怪,長成了一個人形。可是,老人哪有閑心看石頭呢?就把那塊石頭扔進水中,又一心一意地去撈魚蝦。 說來可怪了,老人左撈右撈,這塊石頭回回都在蝦笆中。老人有些生氣了,就跑到河的下游去撈魚蝦。嘿,奇怪的事出現了,那塊石頭不知為什么又跟到下游來了,回回又都在蝦笆中。老人又帶著蝦笆去了上游。可當他提起蝦笆時,那塊石頭又穩穩地在里頭呢! 老人這回倒不生氣了,他心中暗想:在下游撈到算是水沖下去的,倒也說得過去;在上游也撈到,莫非也是水沖上去的不成?這塊石頭肯定有點神奇,就決定把石頭帶回到村寨去,讓人們都來看一看,發表一下見解。 人們聽說了老人在河邊的奇遇后,都爭先恐后地來看那個怪石頭,觀看的人越來越多,在那里議論紛紛。 正當人們七嘴八舌地說著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很響亮的聲音傳了過來:“從前,你們的祖先都靠打魚撈蝦為生,那時這里人口少,現在人口稠密了,魚蝦少了,你們再靠打魚撈蝦就不能維持生活了,你們必須另外尋找新的謀生辦法。” 人們被這聲音驚呆了,因為這聲音正是從石頭里發出來的。人們馬上跪在地上,向石頭磕頭,那神奇的石頭又說:“我想,大家可以分頭離開這里,朝四面八方走,遇到有水的地方就住下來,然后開墾荒地,種上五谷。女人則要學會織布,這樣男耕女織,你們就能創建幸福的家園,就會有好日子過了。” 人們聽了神奇石頭的話,便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是神仙在為我們指點出路,我們一定要按神說的話去做。”于是,人們一群群、一隊隊,先后分頭離開了隔烏河,到各地去開田地,種五谷,從事農業生產去了。 一晃12年過去了,居住在各地的人們都十分懷念自己的故土,就相約帶上自己的物產回來看望。可是,人們回來一看,原來的隔烏河卻不見了,找遍了全山也找不到。而且他們發現,人們也都有了極大的變化,說的話各有各的音,穿的衣各有各的樣,而上面的顏色和圖案就更是千差萬別了。再把各自帶來的物產放到一塊那更是形形色色,各具特點,真是豐富極了。 老人們看到這些變化,都高興地說:幸虧當時那石頭神仙的指點,大家各去一個地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說起了不同聲音的話語,穿上了不同樣式的衣服,這才使大家的生活變得這樣豐富多彩 為了紀念過去的生活,感謝石頭神仙對人們的指點,有人提出了一個辦法,在過去供石頭的地方打一口井,以后每隔12年的第一個“子”日,各族人們聚集在一起,以示慶祝和紀念。這一天,要殺12頭豬,供在井邊的香案上,各民族各村寨共同推選出12個代表,他們共飲“交杯酒”,擊鼓敲鑼,吹響蘆笙。這就成了水族的借霞節。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