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列寧弈棋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3/20 ![]() |
|||||
列寧好弈,一向傳為佳話。他對弈棋的看法,不茍同俗見,既不為其所迷,又確估價它的作用。他認為,這是一種智力競技,不僅能夠促進思維的發(fā)展,而且能夠調(diào)劑精神,有益于身心健康,一舉兩得,是業(yè)余之良友。列寧從八、九歲開始下象棋,父親是他第一個教師,哥哥亞歷山大是他經(jīng)常的對手,弟弟妹妹也都和他走過棋。 列寧弈棋非常認真,象對待實戰(zhàn)那樣,一絲不茍。他有一條極嚴格的規(guī)則:舉”“棋不悔。他自己堅決恪遵,也要求對方信守不移,即使弟弟妹妹也不例外。他認為,悔棋是一種壞習(xí)慣,是一種輕率和任性的舉動。如果兩軍對壘,往往一腳失而全局敗績,那又何從追悔呢!所以,下棋首先必須深思慎舉,看到后面兩三步棋。這樣,才能養(yǎng)成精確判斷的習(xí)慣,訓(xùn)練和發(fā)展思維能力。在一次象棋晚會上,有兩個胖子在對弈。其中一個走了又悔,悔了又走,雙方爭持不下,吵得面紅耳赤。忽然,一方的皇后走到受沖擊的位置,另一方迅捷地一炮轟掉,抓子在手。對方從坐椅上一蹦而起,想把棋子奪回。雙方嚷著、叫著,掀起了軒然大波。在喧囂聲中,列寧尖聲喊道:“把它藏到衣兜里去!” 列寧下棋,最忌別人吵擾。下棋是一種高度緊張激烈的智力競技,參謀多了,反而打亂方寸。所以,第三者只能靜觀默睹,如果有誰硬要置喙其間,列寧就不客氣地下逐客令。 一般的人總喜歡贏棋,認為不管怎么說,贏總比輸好;列寧卻不那樣看。他下棋最感興趣的是頑強的搏斗,能從困境中甚至絕境中找到出路,挽狂瀾于既倒,反敗為勝。他非常賞識藝高步精、出人意表的戰(zhàn)法,而對輸贏本身卻興趣不大。如果對手走了一步高棋,他就叫好喝彩,如果你走了幾步笨棋,以致使他容易地取勝,他就笑著說:“嗯,這不是我贏的,而是你輸?shù)摹绷袑幨鍤q時,在棋盤上戰(zhàn)勝了父親,并開始和西姆比爾斯克最優(yōu)秀的象棋手依里恩對陣。一八八六年夏天,十六歲的列寧宣布跟哥哥亞歷山大舉行象棋決賽。 盡管是在暑假里,他們也絕不肯在白天下棋,因為白天是法定的學(xué)習(xí)時間,那是雷打不動的。晚上,哥倆全神貫注地在屋里對棋。燈光明亮,鐵欄桿窗戶的簾幕上,映照著兩個棋手頑強而沉思的影象。這時,孩子們在院子里游玩。忽然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跑過窗前,嚷著:“快來看這兩個鐵窗里的囚犯!”列寧為之一震,目光投向窗外,追隨著跑開的淘氣包。他再也坐不住了,拂袖而起。他跑到院子里,望著正在游玩的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出神:是啊,祖國需要自由,孩子們才能幸福地成長! 1888年冬天,列寧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喀山的一個鄉(xiāng)村。在那兒,他和表弟阿爾達耶夫經(jīng)常對弈。一天,他把表弟叫去,說:“讓我們下一盤盲棋吧!”阿爾達耶夫從未見過如此下棋,認為這對攻的一方是一種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他滿懷信心地坐下來應(yīng)戰(zhàn),決心以逸待勞。列寧坐在遠處,開始口授他的走法。盡管阿爾達耶夫千方百計地耍花弄巧,都被列寧發(fā)覺,結(jié)果還是一敗涂地。 一般地說,列寧不喜歡走盲棋,因為這種戰(zhàn)法全憑記憶和思考,使大腦處于過度緊張中,罔能收到調(diào)劑精神的效果。 這年冬天,列寧還同薩馬拉的象棋名手哈登通訊下棋。他們互相寫信說明走法,通常使用的是明信片。列寧走了一步,等待著回信時,常常幾次擺上棋子,自言自語地說:“有趣,看他怎么辦?怎么擺脫這個局面?”哈登的回信終于盼到了,列寧琢磨著,起初他迷惑不解,可是很快就明白了,于是嘆服道:“高,實在是高手——有鬼神莫測之機!”這次通訊下棋,列寧輸了。1889年春,列寧從喀山到薩馬拉,親自登門拜訪了哈登。后者最初讓了他一匹馬,過了兩年,列寧開始獲勝,于是改讓了一個卒。在這種力量對比下,列寧經(jīng)常輸棋。1889年冬,薩馬拉舉行了一次象棋比賽。因為力量不均衡,競賽采取讓子的方法進行。一級選手只有哈登一人,二級選手是列寧和另一棋手,其余均為三級、四級。這次競賽,列寧獲得優(yōu)勝。由于沒買獎品,主持者把獎金授給列寧。列寧斷然不受。根據(jù)他的建議,這筆獎金獻給了救濟事業(yè)。 列寧很喜歡與哈登弈棋,盡管輸多贏少。哈登是自成一家的國際象棋名手,他專攻此道,生乎于是,死乎于是。從他走棋,列寧悟出了不少哲理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法。 在列寧看來,哈登下棋以致達到了這樣的地步,即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這對列寧后來通曉馬克思主義,富有神妙的啟示。誠然,如果列寧以象棋為專攻,以彼奇才,不數(shù)年間完全可以縱橫棋壇,獨步一時。然而,列寧始終把象棋當(dāng)作娛樂和游戲,當(dāng)作一種業(yè)余愛好。有一次,弟弟德米特里向列寧訴苦說:“中學(xué)里開設(shè)僵死的拉丁語和希臘語,使人窒息得透不過氣來,還不如用象棋代替這此老古董,既可以訓(xùn)練和發(fā)展的思維能力,又可以娛樂身心。”列寧笑道:“呶,你這樣一代替,只會越弄越槽!不要忘記,象棋畢竟是娛樂游戲,而不是正業(yè)。” 列寧雖然通曉當(dāng)時象棋名手所用的起步和決戰(zhàn)的絕招,但他從未接觸過象棋書刊,更未想到要去系統(tǒng)地鉆研象棋理論。他把自己的絕大部分時光都花費在學(xué)習(xí)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上,花費在哲學(xué)、經(jīng)濟學(xué)、歷史學(xué)、統(tǒng)計學(xué)和外國語的學(xué)習(xí)上。列寧后來在亞拉卡耶夫卡從事革命理論的研究,并投身到緊張的革命實踐中。在古老荒蕪的花園里,在濃密的綠樹叢中,設(shè)有一張桌和一把椅。桌上從清晨就攤開子書、紙、筆、墨。一條不到三十米的園中小徑,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在這條小徑上,蓋滿了列寧堅定而踏實的腳印。為了思考和融化讀過的東西,不知有多少次他來回地踱著、踱著……這時,什么象棋和任何娛樂,都不能使他分心。因為這里需要的是工作和學(xué)習(xí),而不是把自己造就成一名象棋手。從1893年起,列寧用于下象棋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在西伯利亞流放地,他跟克爾任日諾夫斯基、斯塔爾柯夫、列別早斯基也都曾弈過棋,可那是苦中作樂,偶爾為之。革命后,列寧對象棋幾乎丟開了手,他說,這太累人!在休息時間,他寧愿去擲木樁、散步或打獵。 列寧讀書的故事:提高閱讀速度 瀏覽更多關(guān)于列寧的文章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zé)任編輯:admin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