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閱讀《千年一嘆》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15 ![]() |
|||||
閱讀《千年一嘆》讀后感1500字: 文明之所以稱為文明,是與它周際的生態相比較而言的,因此,它注定要與野蠻和愚昧為鄰居。——余秋雨 這場千禧之旅始于希臘,終于尼泊爾,喜馬拉雅雪山腳下。旅行的目的,即是考察文明。希臘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它們都燦爛過,也都已衰落。 于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陳舊和人民的閑散。枯萎屬于正常。幾大文明都證明了這一點。它們應該屬于人類最古老的文明,甚至早于中華文明,可是無一逃過這個魔咒。原本是它們占有先機,更有可能傳播發揚,通向永恒。 可是它們都失敗了。畢竟,枯萎才屬于正常。作者在書中寫道很多枯萎的原因,“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沒有細細研究過這些文明的歷史,也不很懂各個文明以什么為中心,這些具體原因對我來說,并不重要。它們無一例外的衰落,是不是說明了它們本身的缺陷? 千年一嘆,這中間嘆的到底是文明崇高的那一部分,還是在嘆導致它枯萎的缺陷?如果是缺陷的那一部分,實在不值得。因為枯萎屬于正常。 而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 一個文明如果想要快速繁榮擴大,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手段。雖然殘暴血腥,但確確實實是最高效的文化交流,融合,征服的方式。而這必然會遭到反抗,由于文明本身的不成熟不完美,一個小小的缺陷便會引起整個文明的坍塌,隨后就是被替代。有舊文明的枯萎,就會有新文明開始它的統治。新舊必將更替,因此枯萎屬于正常。 其實想要不枯萎也有辦法,那就是包容。它不會太過野心勃勃急著征服一切。它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自信,卻不會極端。永遠溫和,永遠中庸,不斷刪去雜質,適應大環境。它會選擇和平。就像作者提到的,中華文明便是這樣“保存了生命”。 在充滿戰爭狂熱的土地上,真正的英雄并不坐在坦克里,或者捧著炸藥躲在街角,而是那些冒死呼喚和平的人。鮮活的方式是不斷的進化,讀后感這意味著舍去了很多文明中原本的東西。即便是幼稚,有缺陷的那一部分,換一種角度來說,這算不算另一種枯萎?優化后的文明還是這個文明嗎?文明自身的更替,和文明之間的更替,這其中的差別又是什么? 或許是文明自身更替更容易留下核心的那一部分,但是誰又能說清已衰落的文明什么都沒留下?一個文明的形成是否會受到其他文明的影響?千年歲月的蕩滌對一個文明的核心又有多少影響? 這個陵墓,由兩萬民工修建了整整二十二年,現在還完好地保存在阿格拉,如果時間允許,應該去看看。已經無數次地見過它的照片,極度豪華又極度單純,進人了詩和夢的境界。 有太多因素決定了一個文明。人類的歷史,人類的文明,放在宏觀中什么都不是。一切存在都是異數。宇宙的形成是個異數,在大爆炸后的一秒,如果膨脹速率再小十億億分之一,宇宙就會重新塌縮;地球的存在是個異數,它因為地磁場,才得以留下大氣層;生命的出現更是異數;智慧生物的出現實在只能歸功于幸運。所有都太脆弱,文明也是。只有無數條件都滿足的時候,文明才能延續下去,一點點的瑕疵,足以使它枯萎。這是何等的嚴苛。 喜馬拉雅,今天你在我眼前展現的,不是一片白絹,而是萬初銀亮。我們還會在尼泊爾尋訪一些古跡,但我心意已定:一切尋訪都圍著喜馬拉雅山轉,只是以不同的角度仰望它。 最初我只以為,一個文明的產生必有它的理由,卻忽略了它的枯萎,也一定有理由,存在即意味著合理。 至于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用心維護這般脆弱的文明,讓它存在的久一點再久一點,把多余的全部舍去。不以武力強迫,而是以文明本身的智慧去征服。這或許很慢,但是和平,是一個智慧文明最基本的素養。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