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家電業的牛根生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 ![]() |
|||||
因與牛根生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奧馬電器董事長蔡拾貳被稱為“家電業的牛根生”。10年間,時代的洪流將蔡拾貳帶到了中國家電業舞臺的中央。最初只有一家加工小廠的奧馬電器,如今成為擁有4家生產基地、市值超過20億元的上市公司。 不知道蔡拾貳是否吟唱過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那句“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卻恰似他過往10年的職業經歷。 的確,10年的光陰,常常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10多年前,55歲的蔡拾貳懷著復雜的心情離開科龍電器,來到離科龍電器所在地廣東順德不遠的中山市南頭鎮,以3000萬元人民幣投資設廠,創辦奧馬電器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 蔡拾貳當時或許沒有意識到,那一刻正是自己事業生涯的新起點。 10年間,時代的洪流將蔡拾貳逐漸帶到了中國家電業舞臺的中央。最初只擁有一家加工小廠的奧馬電器,如今成為擁有4家生產基地、市值超過20億元的上市公司,成為冰箱行業的“隱形冠軍”——2011年,奧馬的冰箱年出口量超過301萬臺,連續3年保持行業第一位,國內銷售120萬臺,成為內最大的冰箱ODM企業。 已經不是他熟悉的科龍。老領導潘寧退休后,當時科龍的大股東順德市容桂鎮政府更換科龍的領軍人,王國端、徐鐵峰接連成為科龍的董事長兼總裁,但都沒有執掌科龍超過兩年。2001年10月,顧雛軍通過旗下的順德格林柯爾公司,容桂鎮政府持有的科龍的股份,成為科龍的實際控制人。作為職業經理人,蔡拾貳與當年科龍的大部分高層管理者一樣,對科龍的歸屬平靜以待,對新東家心存觀望,只想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但是,蔡拾貳漸漸發現,新老板“并不想很好地經營科龍”。促使他做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一些具體的日常經營上,二是在公司資金使用上。 比如,顧雛軍入主科龍后,看中了兒童冰箱市場,要求科龍做卡通類冰箱,并一下子投了幾千萬一口氣做了10款模具。但在冰箱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蔡拾貳認為,兒童冰箱不符合市場需求。“我們也是為人父母,知道父母都不期望兒童有一個獨立的冰箱,我們就給顧雛軍提建議,但不被接受。他還是投資了幾千萬做模具,但產品最后積壓在倉庫,賣不出去,造成很大浪費。” 蔡拾貳作為容聲冰箱的負責人,也與顧雛軍在具體的購銷合同上產生根本分歧。顧雛軍要求科龍電器的工廠購買其旗下公司生產的格林柯爾制冷劑,包括容聲冰箱廠。科龍的很多高管包括蔡拾貳認為,格林柯爾制冷劑是適用于大型中央空調的,對科龍的冰箱和空調是不適用的,科龍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試驗過。如果用這樣的制冷機,生產出的冰箱是不合格的。但顧雛軍根本不顧反對意見,強制要求科龍的高管簽訂合同,購買大約價值3億元的格林柯爾制冷劑。“有購銷合同科龍就可以名正言順付款了,但購買不適用的材料等于是挪用科龍的資金,我們不簽這樣的購銷合同。”蔡拾貳說。 兩三個月之后,通過幾件事情,蔡拾貳們看出來了,顧雛軍到科龍不是為了把科龍經營好,“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套現,是拿科龍的錢去并購、拿地,去為他自己的公司謀利。”“我們看到顧雛軍挪用科龍資金也跟他談過。”多年后蔡拾貳還是這樣說,“其實在科龍將近20年了,我們作為老科龍人對科龍是有感情的,如果新老板全心全意把科龍搞好,我們一定跟他干。” 最終,不認同顧的理念、看不到前景的蔡拾貳決定離開。離開科龍后本來有很多選擇,以蔡拾貳在冰箱行業的資歷,他可以到其他冰箱企業繼續做職業經理人,不一定非要自己創業。但當時國內比較好的冰箱廠如海爾、春蘭都在外省,而蔡拾貳不愿意離鄉背井離開廣東。再加上在科龍時積累的客戶和供應商資源的大力支持,經過幾個月的醞釀準備,2002年7月,蔡拾貳正式離開科龍。建廠經驗豐富的他帶領十幾位容聲冰箱廠的骨干,創建了自己的冰箱加工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