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太宰治《斜陽》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3 ![]() |
|||||
太宰治《斜陽》讀后感1500字 拿起《人間失格》,又換成了《斜陽》,據說《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文學中最杰出的作品,是他的絕筆之作,所以舍不得看,也怕自己看的不透徹,還是多看幾部其他的來消化一下。 太宰治的作品大多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所以,讀太宰文學,你得了解他,了解他的家庭、思想、性格和人生經歷。太宰治是二戰后的廢墟上誕生的日本重要文學流派“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他出身于日本青森縣北津輕郡一個貴族家庭,父親的嚴厲與母愛的缺失造成了太宰治纖細而敏感的個性。初中時他開始創辦同人刊物,決心以文學為業;大學時期積極參加左翼運動,卻中途逃脫;生活放蕩不羈,卻熱心于閱讀《圣經》;一生四次自殺未遂,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一起投水自盡,時年39歲。 既無法回到舊時代,也無法融入新民主主義的新時代,對于他的家庭,他既留戀、依賴又感到羞愧、抵觸,充滿著矛盾。太宰治不喜歡這個世界,他也不適合這個世界,但是他依然是有理想的無賴派,是頹唐中又帶著不甘的文人。 《斜陽》是作者依據情人太田靜子的《斜陽日記》寫成。采取穿插手記、書信等形式描寫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的凄涼景象。主要刻畫的是女主人公和子和她的弟弟直治的生存狀態。 “和子在短暫的婚姻失敗后,回娘家生下死嬰。父親病故,弟弟從軍,與病弱的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因沒有經濟來源,母女倆不得不賣掉宅邸,過起了自食其力的鄉下生活。和子在坎坷境遇中經受了鍛煉。因偶然一次交往,弟弟的前輩——頹唐的小說家上原二郎的放浪不羈令和子想入非非。她決意和上原生個孩子,來擺脫自己的生活困境——‘完成自己的道德革命’。其實上原不過是掛著作家頭銜的無賴,并不是否定一切權威的‘自由精神的追求者’,和子將自己比做德國女社會主義者羅莎·盧森堡,作為第三者癡愛上原,使得其‘愛情’帶上了滑稽的色彩,猶如落水者想要拼命抓住一根教命稻草一般,同時也體現了超越喜劇的女性的生命力。” 小說中,女主和子和弟弟直治的書信是二人思想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白。和子外表柔弱,內心堅強,遭遇種種不幸仍沒有放棄生活,盡力照料母親和弟弟,努力活下來。為了自己以為的愛情,拿出所有的勇氣,給上原先生寫了很多封沒有回應的信,最終孤身一人去找了他,并且懷了他的孩子,“我確信,人類是為愛情與革命而降生于世的”。 而弟弟直治,是個善良的“無賴”,他無法在這墮落的時代茍活下去,努力向庸俗妥協,卻始終做不到真正的妥協。“做什么都沒有底氣,整天心神不寧,如履薄冰,無法自處,只有靠著喝酒和吸食麻藥求得短暫的寧靜,結果把自己糟蹋到了這個地步”“不知為什么,白吃白喝別人的,總會使我懼怕。尤其是對方用憑自己的本事賺來的錢請我吃喝時,更叫我痛苦萬分”。他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就是上原二郎的太太(姐弟兩還挺有意思,都有著這樣的秘密),“她為我蓋上毛毯時的關愛絕不含半點挑逗,沒有絲毫的色欲”“我閉上了眼睛,我的心已經被愛戀的洶涌怒濤席卷了,淚水沖破了閉著的眼瞼,我趕緊拉起毛毯蒙住了頭”“我是個只能愛一根女人的男人”。直治自殺前留給姐姐和子的這封信,是整個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太宰治對人的心理剖析真的是入木三分,一封書信就塑造了一個讓人喜歡的頹廢的“無賴”。 小說中,還有兩個人物,和子的舅舅和和子愛上的男人上原二郎,無不散發著庸俗、冷酷、虛偽,正也是太宰所要諷刺的,太宰認為戰后的日本人喪失了基本道德以及日本傳統的美意識,于是反俗感便充斥在他虛構的人物身上。 而太宰治自己,是矛盾的,是和子與直治兩個人的結合,既想放下身段努力活下去,卻沒法真正融入這個世俗的社會,最后選擇自殺。 要了解一個作者,就要看他的系列作品,否則無法避免一知半解,所以我選擇由淺入深。作者:白妮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