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9 ![]() |
|||||
《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讀后感1500字 在傳播學領域中,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即訊息”是媒介發展中的一個經典理論,其精髓在于證明,媒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一個新的媒介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必將為社會開創一個新的可能性。顯然,這里的可能性,無疑包含著教育的變遷和發展。這場變革的根源,是技術的革新帶來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種變革既擴展了人類的學習方式,也限制了人類的學習方式。因此,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下,數字本身的意義無需深究,數字背后的意義和未來開場的可能性,才是這場革命的真正意義所在。 1、大數據時代下教育的變革 書中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例子給人深刻的印象,在這所大學里,幾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沒有深入的期末考試、一半教師是產業界人士,有著寶貴的實踐經驗、校園本身的規劃中,有一半的場地被產業占據、學生的課余講座有一半來自于校外。可見,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表現在產業經濟的高速運轉和社會結構的迅速變遷,定格在教育上,是教育內容的開放、是校園結構的開放、是資源的整合、更是知識的共享。正如書中所說,大學真正應該肩負的使命,是傳遞如何學習的學習方法,而非機械式的一味灌輸,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速度,而非教學質量的個體驗證。 教育即生長,生長才是根本的目的。 教育是一個廳堂,除了教化靈魂,還負責培養人的舉止、行為、社交圈子和人文素養,這一切會讓學生變成一個更好的社會人,而不是為學生構造一個象牙塔般的夢。教育是一個弄堂,知識的討論和研究本就不該有對錯之分,思想的解放和觀點的碰撞才是真正大學該有的內涵,才是真正的大學生該有的靈魂。大學生活的本質,不是讓學生變得復雜,而是應該把人變回最原始的天真本性,時刻保持好奇心去追問這個世界的緣由。 2、大數據時代下學生必備素質書中認為,大數據時代下學生必備的三個素質,分別是閱讀、搜索、辨別真偽。要將學習變成一種自主行為,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重要屬性,大數據時代下最寶貴的機遇是信息的無縫鏈接和信息化社會的充分融合,同時,垃圾信息過剩將是大數據時代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基本的教育可能達到閱讀和搜索的目標,而辨別真偽的判斷能力,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是否也能隨著大學的結束而順利畢業,這是在如今這個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檢驗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3、大數據時代下教育者該有的思考,首先教育者必須正視一個問題,要使所有的學生不掉隊、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所有的學生都達到優良。這是不可能的,同樣的方法,必然會教育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人,這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也是教育的可怕之處。 其次,不要以教育者自居,而以教育者自覺。《道德經》認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一個好的教師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為人師表的過程中,使教育無處不在。所以我們認為這個社會給予老師的權利應該盡可能少,學生對其尊重的唯一來源應該是人性的高尚和專業的崇拜。 最后,我們認為傳統教育中讓人恐懼的是攀比教育。常聽到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正是最貼切的寫照,這意味著從一出生就在和別人比,反映在教育里,成績的公開、排名、按成績排座位,甚至有按成績排家長會家長的座位,就更不要說按成績老師對待學生的不同情緒和態度,這種種教育的方式,無疑是對每一個學生隱形的懲罰和恐嚇,無論成績好壞,這種懲罰,都將在少時求學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種教育形式成長的學生,會不會只是一味的要超越別人,成年后,他們的世界觀里,會不會只有競爭。所以我們任務,教育的責任是教育,而非懲罰,每個人的成長必定是磕磕絆絆需要修剪的,教育者存在的價值不僅是關注學生的教育和成長,更是要為他們打造一個堅實的價值觀。要立人,也要達人。作者:關璐璐老師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