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書感悟之《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2 ![]() |
|||||
讀書感悟之《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000字: “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初識曾國藩其人,一是在饒金軍同志的引領建議下;二是在一次偶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曾國藩的從官歷史,被其一生修德、修學的高尚品德與修養所感動,繼而有了必讀此書的強烈愿望。 翻開首頁,梁啟超先生對曾國藩(字文正)的評價:有史以來、抑全世界不一二之大人,并時賢杰中雖稱鈍拙,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成就震古爍今。其一生立志自拔于流俗,困而知,勉而行、不挫屈的高尚品質值得當代我輩學仿。第一頁中,雖為高官的曾國藩對其祖父的敬重之情,對家中老幼的惦念之心溢于言表。“借幾十兩銀子托人帶回家中,足以見證了曾國藩清正廉潔的為官之道和高尚品質,清苦窘迫的生活,讓我懷疑歷史劇中清朝的官員貪污腐敗的真實性。精打細算的家庭開支透出的是節約,但孝敬長輩的十兩紋銀卻是必不可少,其孝心可嘉。反觀當代的我們,又有多少“借的十兩紋銀孝敬長輩”的人呢? 人不讀書就算了,讀書就一定要讀《大學》。曾國藩把《大學》里的三項綱領:明德、新民、止至善充分體會運用到了自己的身上,深悟為官者修己治人的道理,把明德、新民當作分內之事,修養自己,施行圣賢,統領事物,可謂前朝后代為官者的典范。 而正是因為他本人如此高尚的個人品質和修養,才使得他收獲了諸多的良師益友,如莊敬寬厚的倭艮峰、精于義理的吳如竹、竇蘭泉,深思明辨的吳子序、邵慧西…….如此諸多好友,鑄就了曾國藩豐富的社交人生。讀到此時,讓我反思不已,四十有三的我卻也汗顏,沒加入青木苑以前,自己的社交圈確實很雜,生活中的方向感差了許多,人生中的目標感弱了很多,似乎丟了心智,知識的匱乏讓我感覺與好友的交流少了信心,在與諸多的良師益友交流時,顯得力不從心,只有仰望和敬佩了。有幸加入青木苑以來,饒群主老大感染力給了我很大的誘惑,觀望過,感受過,到今天堅定追隨的恒心一顆。 讀書要有恒心: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絕不會甘心做下等;有識,就知道學問永無止境,不敢因為一點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都是沒有見識;有恒,就絕對沒有做不成的事。曾國藩這段勉勵弟弟們的話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更像是在勉勵我自己一般,讀后感(可現實中的我與之相比較,簡直相差千萬里之遙,好在我懷有恒心一顆:閑來無事覽書篇。讀書如讀經般,講求的是耐心,遇有不通一句,絕不可看下一句;一天不通,翌日再讀;一年不精,來年再讀;若無感知,不如不讀,不像讀史書一樣,經書是窮盡真理,而史書是考證事實,不像而今,追求真理者甚少,挖掘事實者頗多。東翻西閱非讀書,專心致志覽經史,用這兩句話來鞭策我自己一點也不為過。讀書,能讓我的內心變得安靜,不再浮躁,走入書中,似乎我就是主角。如果不是忙碌的生活和工作,真想一鼓作氣全部吃下。讀書,最重要的是專心,心不靜則不專,我在給沐陽(兒子)閱讀講故事時,他總是玩味的搶在了前面背出了某一段,有時一字不差,想來卻是好事,畢竟他已記入心中,相信只要耐心引導,他也一定會擁有讀書的好習慣。 按照讀書計劃,《曾國藩家書》本書讀至近一半,感悟曾國藩的廉潔、謙虛、勤勞的一生,在那個封建腐敗的朝代,能做到蓮出淤泥而一塵不染,實為難能可貴。而今,在現在的法制中國的體制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曾國藩式的人來推動這個文明社會的發展。當然,我輩必在其中…作者:成永文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