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怪誕經濟學》讀書筆記及感悟6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9 ![]() |
|||||
《怪誕經濟學》讀書筆記及感悟600字:這是讀這本書時,針對“重點”做的筆記。 1、當選項越多,人們不當下決定的傾向就越強。 2、問法改變,決定就不同。 3、無論正面或負面,只要增加極端選項,中間性質的選項勝出幾率就高。 4、當一個人擁有物品時,心目中的價值會高漲到沒有的那個人的兩倍。 5、基準點決定比較,決定受損心態,影響框架效應。 6、越具體越真實,越抽象越美好。 7、成功是因為自己了不起,失敗則是別人不好。 8、人在存錢、花錢、投資時,并非遵循“效用最大化”,而是“努力最小化”的原則。 這8條,真正讓我擁有印象,偶爾使用的大概是6、7、8。 第6條和第7條,讓我了解了一個人自大的原因是什么,第8條則讓我了解了,為什么人們都寧愿放棄成果,也不愿意努力,確實是太苦了。 經濟學的書籍多少涉獵了一些,總的來說是研究人的心理,進行再分配的方式,再擁有物質的前提下,經濟學能夠解決一些問題。 經濟學的根本理論是對比,即筆記第5條,基準點決定了人的心態。 從基準點確認人的心態后,人會出現自我定義的框架,從而無法走出那個框架,而率先看到框架的人,可以操縱框架內的人,讓框架內的人根據自己的想法行動,即信息不對稱。 經濟學就是創造比較的過程,一個蛋糕分10份,用什么方式能夠讓自己拿到9份,而別人拿到1份還感激涕零?如何識破,分蛋糕的人只給了自己一份,從而在規則允許內,爭取給自己更多的蛋糕呢。 在看經濟學的書籍之前,我一直認為經濟學是經商技能,仔細看完后感覺,經濟學應當是人群心理學,現代的“禮教”。 經濟學是經世學說,學習經濟學的人必然要有資本,而沒有資本的人空談經濟學是可悲的,看破了又能怎樣呢?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最后還是走一條“合理避稅”的路罷了。作者:游人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