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黃昏詩詞名句及賞析(贊美黃昏之美的10首名詩)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6/7 ![]() |
|||||
|
黃昏詩詞名句及賞析(贊美黃昏之美的10首名詩)黃昏是古代詩人最愛描寫的意象之一, 黃昏帶給人的多是傷感和愁緒, 這種愁緒伴著夕陽、日暮, 顯得那么詩意,那么美麗。 《南鄉(xiāng)子·細雨濕流光》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 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 黃昏時是最令人惆悵的,女子獨居,細雨霏霏,浸濕了光陰,芳草萋萋,年復(fù)一年,與離恨一起生長。鳳樓深深,多少情事如煙,封存在記憶之中。恍如隔世呦,望著飾有鸞鳥圖案的銅鏡,繡著鴛鴦的錦被,思念往事,寸斷肝腸。 悲傷的緣由就是因為良人未歸:半掩閨門,你卻遲遲不來,夕陽西下,眼看辜負了三春的良辰美景,灑下清淡的淚珠幾行。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三月暮’點季節(jié),‘風(fēng)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 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xiàn)。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這首詩寫深宮失寵女子的一個黃昏。紗窗之外,夕陽西下,黃昏漸漸來臨。華麗宮室,一人獨處,只見她滿面掛著淚痕。寂寞幽深,庭院春天將盡,梨花滿地,院門緊閉。 黃昏時,無人的“金屋”顯得更加凄涼。屋內(nèi)的光線隨著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如李清照《聲聲慢》詞中所說,“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凄涼況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李重元的《憶王孫》是一首描繪閨中少婦思念丈夫的“閨情”詞。 女子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早日歸來。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fēng)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guān)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蝶戀花·小院深深門掩亞》 小院深深門掩亞。寂寞珠簾,畫閣重重下。 欲近禁煙微雨罷。綠楊深處秋千掛。 傅粉狂游猶未舍。不念芳時,眉黛無人畫。 薄幸未歸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紅謝。 這首詞寫閨怨,寫一個女子由于丈夫薄幸,放蕩不歸,又值暮春時節(jié),從而引起的寂寞無聊、哀怨感傷,卻又無可奈何的感情。 這些都是她內(nèi)心的哀怨,但她內(nèi)心更存在著焦急,“薄幸”人還未回來,可春已歸去,杏花已零落凋謝。她的內(nèi)心是多么盼望春歸之前能與這個“薄幸”人相聚。 《南鄉(xiāng)子·小雨濕黃昏》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 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dāng)時枕上聞。 《南鄉(xiāng)子·端午》是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一首詞,整首詞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節(jié)的一種閑愁。 上片寫端午節(jié)的景象。端午節(jié)下著小雨,黃昏時,詩人獨自一人,比較冷清,回憶往日的熱鬧時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詩人在端午節(jié)沒有友人的陪伴,喜悅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現(xiàn)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閑情。整首詞深婉含蓄,抒發(fā)自己孤獨,寂寞的情感。 《菩薩蠻·遠山眉映橫波臉》 遠山眉映橫波臉。臉波橫映眉山遠。 云鬢插花新。新花插鬢云。 斷魂離思遠。遠思離魂斷。 門掩未黃昏。昏黃未掩門。 這是一首回文詩,每一句倒著讀,就是下一句詩,一個容貌美麗,打扮艷麗的女子,卻遠思斷魂,黃昏來了,卻半掩門。此詩言簡卻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無窮。 《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 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這是一個失戀的女子,她精心打扮,畫好眉,勻好胭脂,穿好衣衫,點好朱唇,倚著欄桿,等待著歸人。可她從早春花開等到落花飄飛,還半掩著房門,一直等到黃昏,又是一輪新月掛在天邊,月不圓人也難團圓,如此情景使她失望。 全詞上下連貫,意脈相通,以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心理,鮮明而生動,可謂一篇描寫閨怨的佳作。 風(fēng)急花飛晝掩門。一簾殘雨滴黃昏。 翠被任熏終不暖,玉杯慵舉幾番溫。 風(fēng)急、花飛、殘雨、黃昏,這幾個意象,勾勒出一個殘春的景象。為什么惆悵呢?還不是因為離愁。錦被即使用香熏也還是不暖,不停懶懶舉杯,酒卻依然冰涼,溫了好幾遍。 由此可見,女子獨自一人,獨眠難以入睡,獨飲難以尋歡,全是因為良人未歸。 《減字木蘭花·冷香浮動》 冷香浮動。望處欲生胡蝶夢。 曉日曈昽。愁見凝酥暖漸融。 鼓催歌送。芳酒一尊誰與共。 寂寞墻東。門掩黃昏滿院風(fēng)。 花香四處彌漫,目光所見之處像是在虛幻的夢境。旭日剛剛升起,憂愁地看著積雪慢慢地融化。 鼓聲和歌聲催人離開,一樽美酒卻不知道與誰共飲。黃昏時分,東墻寂寥無人,滿院都是從門中吹來的風(fēng)。 |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zé)任編輯:admin |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