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閱讀《祖先》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7 ![]() |
|||||
閱讀《祖先》讀后感1000字: 作者一開始把中國的女媧和西方的亞當夏娃聯系在了一起,我誤以為作者是要主張東西方有著共同的神。但是至今在考古界仍沒有可以證明東西方文化有同宗同源的可能,即使是有聯系,也會是在“人”尚未成為“人”之前,那時候人類話沒有文化,所以說,二者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作者若是真的持此觀點,完全是在睜眼說瞎話,一本正經的胡扯。 但是在看完第一張之后,我突然明白了作者的意圖。 人類文化在最先開始的時候,總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基本上都是共通的,正是因為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文化的差異才逐漸擴大,反過來說,越往之前看,文化的差異就越小,甚至在最初、在人類最懵懂之時,諸多文化思想、文化觀念、文化意義基本上是一樣的。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對我們中華文化的祖先進行探究、進行推斷。 在王朝的更替中,從不乏后代抹黑前代,后人抹黑前人的案例,也就是說,后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獲得自己的利益對歷史進行篡改。后人如此,前人對先人這樣做也未嘗不可。 舉書中一例,后代女媧形象和伏羲相同,都是蛇尾人身,最直接的體現是對蛇的崇拜,蛇是什么?蛇是龍的前身,也可喚做小龍,這完全是權力的象征。而人類最初追求的是什么呢?在那個“混沌”的世界,人類在自然界中,仍是弱小的存在,人類的壽命相對于現代來說也少的可憐,即便是到新時期時代,山頂洞人的壽命最多也才30左右,這還僅僅就壽命而言,還不算早期人類在成長過程中夭折、死于非命的那些。由此可知,人類最先考慮的應該是生存問題。而與生存最直接相關的無疑是“生育”,從當今世界的考古成果來看,無論哪一個文明,最開始的往往是對“生殖”的崇拜。現在,在回頭看女媧,這個造人的“人”或“神”(女媧是人還是神至今還是有很大的爭議的),無論她是神還是人,她的蛇身都與生殖生育沒有直接的關系。這是為什么呢?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被人做了手腳。 女媧的媧,在古代通“蝸”和“呱”,即便是蝸牛的蝸,在古音中仍可讀作“呱”。為什么是呱呢?在夏天,在那個生命最旺盛的季節,讀后感呱呱呱叫個不停的,只有一種動物,沒錯,就是青蛙。無論是在尼羅河畔,還是在兩河流域,抑或是在美洲的原始叢林,“蛙”一直是被人們最早崇拜的神獸之一。它代表著生命的旺盛,代表著生殖的強悍(小蝌蚪找媽媽,從來都是一群小蝌蚪找一個媽媽,其生殖能力之強,可見一斑),另外,就外形而言,蛙的形狀和女性的生殖器也有相似之處。這樣一來,女媧實為女蛙,要靠譜的多。 現在再回到我最初的那個疑惑,為什么作者要把東方的女神和西方的上帝聯系起來,為什么把東方的女媧和西方的夏娃整成一家子?中華文化是唯一沒有中斷的,而其他的文化(與中華文化同期的第一代文化)都以湮沒在歷史之中,換個思路想象,那些失落的文化反而更容易被保存為最初的樣子,而中華文化在這幾千年中,反而存在諸多不確定。 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母系氏族讓位于父系氏族,女權讓位于男權,自進入文明社會之后,男性在這幾千年中更是居于主導地位。男性統治者為了讓自己的權力更有說服力,讓自己的地位更為穩固,當然有這個動機把神話改一改,把先人修一修,讓他們都變得對自己有利,這樣看來,諸多矛盾諸多不解完全都可以消解了。 當然,最后有必要說一下,這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到底真相如何,還有待商榷。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