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孔子及其弟子的兩則故事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6 ![]() |
|||||
孔子及其弟子的兩則故事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國從政期間,曾經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 衛國君臣發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 那人說:“在那邊城墻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 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鉆洞逃走。” 那人說:“這里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后,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為什么還會幫助我逃避災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為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于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為私情而要對臣徇私舞弊,只是因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后說:“善于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 關于孔子的故事文言文_關于孔子的故事簡短 失人之察: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 瀏覽更多關于孔子的文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