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甄士隱出家與《好了歌》——紅樓夢讀后感3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diǎn)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4/14 ![]() |
|||||
甄士隱出家與《好了歌》——紅樓夢讀后感300字“若不了,便不好。”豪爽恬淡、不逐名利的甄士隱,遭遇了一連串的禍?zhǔn),最終選擇了拋下妻子家人,毅然出家。這一決絕的選擇絕非偶然,便是甄士隱擁有通悟《好了歌》的智慧,看透了世理。 “世人都曉神仙好”,但世人卻大多都并沒有選擇出家修道,只因為人們割舍不下塵世的所有:功名、金銀、嬌妻、兒孫。可功名最終不過墓旁的草,金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前恩愛的嬌妻又可能投入別人的懷抱,自己含辛茹苦、嘔心瀝血撫養(yǎng)成人的子女,最后也將只是飛去不歸的鳥。甄士隱從歌中解出道理:人世碌碌無為一場空!頓時拋下了一切,隨著那道士飄飄離去,終已不顧! 元宵佳節(jié),卻是災(zāi)禍的開始。失去了至親的女兒,又遇上大火和荒災(zāi),最終只能寄人籬下,歷盡了苦難。受著岳父的責(zé)備,對女兒思念成疾,年已薄暮的甄士隱頓悟塵世的所有不過一場空。原本不慕名利、仗義助人的他,最終找到了自己精神真正故鄉(xiāng)。作者:高一(2)班曾平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甄士隱在街上散心,遇見“一跛足道人,瘋狂落拓,麻屣鶉衣,口里念著幾句言詞道”,道人所念的便是《好了歌》,而甄士隱“一聞此言,心中早已悟徹”,走上了出家的路。而為何甄士隱聽完《好了歌》便徹悟出家呢? 我認(rèn)為《好了歌》不僅僅是促使甄士隱出家的一首詩,更是作者對這個世間的一種感慨。 從大體上看,《好了歌》主要是在表達(dá)道家出世、逃避現(xiàn)實(shí)的虛幻主義的思想,而這與甄士隱遭遇又有著一些微妙聯(lián)系:甄士隱家業(yè)破敗,走投無路,被迫投靠貪婪市儈的岳父,過著失意落魄的生活,尋求不到出路,而《好了歌》則給了甄士隱一條逃避的道路,最終導(dǎo)致了甄士隱的出家。 作者的目的卻不僅僅只是想寫甄士隱,而是想通過甄士隱來映射整個社會。例如甄士隱解《好了歌》中有這么幾句“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里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zhuǎn)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這一句句的對比,無疑是作者在感嘆命運(yùn)的難以捉摸。但是人們卻深陷命運(yùn)的泥潭中無法自拔,甚至不擇手段自相殘殺,作者正是對這樣的社會失望到了極點(diǎn),才能用這樣的語言將其描繪出來。 如此看來,《好了歌》是作者嘗盡人生辛酸苦辣之后的一種明悟,而甄士隱出家,則是作為一個載體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世間的憤恨和失意。作者:高一(2)班溫慶濤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 晴雯——紅樓夢讀后感400字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讀后感1500字 令人憐惜的妙玉——《紅樓夢》讀后感1000字 不負(fù)青春年華——《紅樓夢》讀后感800字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 《紅樓夢》第一回讀后感400字 瀏覽更多關(guān)于紅樓夢的文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zé)任編輯:admin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