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5 ![]() |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500字: 文/龍麗帆。“人生”兩字,人們向來都會談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慨,但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年輕的人,沒有老年人那般滄桑沉淀的閱歷,年老的人,卻又羨慕著青年人那張揚活力的青春。但是有這樣一位老者,是那么不同,卻又是那么平淡。 莫里老人,是一位社會學博士,年輕時發誓永遠快樂的活下去,不幸的是在垂暮之年得了癌癥,病魔一直在無情的折磨著他的身體。他的學生米奇偶然得知此事后,在每個星期二他都會去聆聽教授講授的一堂關于人生的課。他們談論“自憐”、“遺憾”談論“死亡”、“衰老”,談論“家庭”、“感情”、“婚姻”,談論“愛”談論“原諒”。 “死亡”一直都是人們避之不談,不愿面對的,莫里老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衰弱甚至感受到死亡,但他并沒有恐懼,他希望能夠把自己多年來的思考留給更多的人,永遠樂觀積極的活著。他的課堂并沒有那些常見的心靈雞湯似語言,也沒有那些警示后人的話語,更加沒有泛泛而談。莫里老人是用他自己整個人生的思考與見解,用他的幽默,與學生交談,甚至可以說是在與我交談,與廣大讀者交談。語言平淡幽默卻富有哲理,更像是與一位朋友用心交流。在面對死亡,莫里老人并不畏懼,他不甘枯竭而死,他勇敢面對死亡。在一次參加朋友的葬禮上,他為死者聽不到那些說的很好的悼詞而感到沮喪,老人的家人和朋友們為他舉辦了一場“活人葬禮”,“葬禮”上老人隨著親朋們一起又哭又笑,但所有的情真意切全都說了出來。老人說過一句話“一但你學會了怎么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么去活。”只有當自己意識到快要死去時,看待問題與事物的眼光才會大不一樣。只有真正面對死亡時,你才會看到生活的真諦。“意識到自己會死,并時刻作好準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 面對衰老,許多人都在與它抗爭,大多數人都在抱怨時間的無情,歲月的摧殘,他們恐懼衰老,對時間與歲月惶恐。但莫里老人卻如此坦然,他樂于接受,他冷靜地對米奇說“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多么透徹聰明的老人呀,每個人都有年輕的階段,沒有必要去羨慕他人的年輕,都擁有過的東西何必在去留念羨慕。時間帶走的是歲月與美貌,留下的卻是真心與閱歷。“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的更好。”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年齡是無法抗爭的,唯有好好的享受跟隨年齡一路走過來的每一天。 “當我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然賦予我們一切權利。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著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余生。 最后我想說的是關于愛。“愛是唯一永恒的東西”。“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接受愛”。施愛于人,對每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來說都是容易的,接受愛,就是要懂得感恩,而莫里老人的愛是大愛,是強調社會的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大愛無私,我們也要愛人先愛己,我們要愛在情理之中,要愛的通情達理,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創造出一個理想的充滿愛的社會。 一位普通的老人,卻有這不普通的思考和見解,讀起這本書,猶如同莫里教授對話一般,老人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一個終生的教師”。莫里教授不僅僅是教授學業知識的老師,更是一位心靈的教師。老教授的話語都深深地走進了我的心,讓我在浮躁的現世生活中得到心靈的慰藉,能夠沉淀自己。用心感受每一天,用愛與樂觀體味每一件事,那么每一天都將會是美好的。 每個星期二會有一位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關于人生的課,向你我講述著那平淡卻不平凡的人生。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