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范仲淹實行新政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7 ![]() |
|||||
范仲淹實行新政由于范仲淹軍紀嚴明,還注意減輕邊境上百姓的負擔,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強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幾年仗,沒得到什么好處,到了公元!”043年,西夏國主元昊愿意稱臣求和,宋朝答應每年送給西夏一批銀絹、茶葉,北宋的邊境局勢才暫時穩定下來。 范仲淹不但是個軍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是蘇州吳縣人,從小死了父親,因為家里貧窮,母親不得不帶著他另嫁到一個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成長,他住在一個廟宇里讀書,窮得連三餐飯都吃不上,天天只得熬點薄粥充饑,但是他仍舊刻苦自學。有時候,讀書到深更半夜,實在倦得張不開眼,就用冷水潑在臉上,等倦意消失了,繼續攻讀。這樣苦讀了五六年,終于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范仲淹原來在朝廷當諫官,因為看到宰相呂夷簡濫用職權,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膽揭發。這件事觸犯了呂夷簡,呂夷簡反咬一口,說范仲淹交結朋黨,挑撥君臣關系。宋仁宗聽信呂夷簡的話,把范仲淹貶謫到南方,直到西夏戰爭發生以后,才把他調到陜西去。 范仲淹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覺得他的確是個人才。這時候,宋王朝因為內政腐敗,加上在跟遼朝和西夏戰爭中軍費和賠款支出浩大,財政發生恐慌。宋仁宗就把范仲淹從陜西調回京城,派他擔任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馬上召見,要他提出治國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準備一步一步來。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條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內容是: 一、對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們的政績好壞提拔或者降職; 二、嚴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親的關系得官; 四、慎重選擇任用地方長官。 還有幾條是提倡農桑,減輕勞役,加強軍備,嚴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興頭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準在全國推行這十條改革措施。歷史上把這次改革稱為“慶歷新政”(“慶歷”是宋仁宗的年號)。 范仲淹為了推行新政,先跟韓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審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區劃的名稱)擔任監司(監察官)的人選。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審查一份監司的名單,發現有貪贓枉法行為的人員,就提起筆來把名字勾去,準備撤換。在他旁邊的富弼看了心里不忍,就對范仲淹說:“范公呀,你這筆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嚴肅地說:“要不讓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區名稱)的百姓都要哭了。” 富弼聽了這話,心里頓時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見識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剛一推行,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一些皇親國戚,權貴大臣,貪官污吏,紛紛鬧了起來,散布謠言,攻擊新政。有些原來就對范仲淹不滿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說壞話,說范仲淹一些人交結朋黨,濫用職權。 宋仁宗看到反對的人多,就動搖起來。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動要求回到陜西防守邊境,宋仁宗就把他打發走了。 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廢止。 范仲淹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擊,但是他并不因為個人的遭遇感到懊惱。隔了一年,他的一位在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陽)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諒,修建當地的名勝岳陽樓,請范仲淹寫篇紀念文章。范仲淹揮筆寫下了《岳陽樓記》。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到,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他的思想感情應該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后”)。這兩句名言一直被后來的人傳誦,而岳陽樓也由于范仲淹的文章而更加出名了。 瀏覽更多關于范仲淹的文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