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教育之道——《中庸》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30 ![]() |
|||||
教育之道——《中庸》讀后感1500字: 王老師開解的這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從中庸之道看人格教育。我的感悟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以前經常會這樣教育學生:孩子們,讓我們做真正的強者。或者我自己也會鼓勵自己要做真正的強者。可是我為什么沒有培養出幾個真正的強者,而且自己也常常被一點點風雨就打得七零八落呢?原來我內心里的強,以為就只是硬撐到底。今天學了《中庸》,才知道,真正的強者是“仁者”、是“勇者”、而且還是“智者”。而我自己,以前所謂的強根本不具足這三個條件。我大多數的時候就是咬牙堅持,忍耐、再忍耐,忍到最后,終有一日暴發出來,那就火燒功德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今天終于明白了,要有“寬柔以教,不報無道”的仁愛之心,才能做真正的強者。這樣的強者,根本就不需要強忍,他是自然地承受,不需要費功夫,有了大慈大悲之心,就不會與任何人、任何事去對立。提不起這顆心,無論怎么忍,都是有后遺癥的,不是忍到火山暴發,就是把自己忍出病來,得癌癥、抑郁癥。所以要想做真正的強者,就要有仁慈之心。第二就是要有堅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敢上刀山、下火海,就有“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勇猛之心,就敢于舍身取義,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沒有這分心,仍然會晃晃悠悠,不會勇猛精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沒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堅定信念,就很容易一下子心血來潮,一下子又猛地退轉,進一步退三步。這不是真正的強者。第三就是要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智慧,才能做真正的強者。我們有幾個能夠做得到呢?要同流而不合污,要恭敬一切人事物,對于錯的、不合道的,我們也要恭敬,但是我們可以不學習,這叫同流而不合污。可是我們要么就是同流合污,要么就是爭鋒相對,這就不是中庸之道,也就不是真正的強者。《道德經》里說:“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這都是中庸之道,都是強者的智慧。所以,學習了這一課,末學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強者,我一定要立志做一名真正的強者,我堅信我會在不斷的學習與磨練中茁壯成長,讓自己最終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正能量體。 強者教育不只是我自己急需,而且也為孩子們所急需。現在我們教的好多學生,到了初三還提不起精神,怎么打雞血都沒太多用處,不聽講的還是不聽講,不完成作業的還是不完成作業,上課睡覺的還是上課睡覺。老師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強者,為什么?因為孩子們缺乏仁、缺乏勇、缺乏智。三樣必備條件一樣都沒有,就算是硬著頭皮忍一忍,他們也不愿意。他們覺得是幫老師忍的,為父母忍的,沒有感恩心,就是沒有“仁”;舍不得下蠻勁,舍不得拼搏,就是沒有“勇”;沒有責任心,隨波逐流,人家都放縱,考不起高中的又不只我一個,我也為什么要努力?這就是沒有“智”。所以,我們要從小對孩子就進行這三個字的教育,沒有這個基礎,就培養不出真正的“強者”,缺了這三個字的教育,我們看到的要么是一批持強凌弱的霸權者,要么就是一批毫無血氣的討好者,甚至是一批自暴自棄的頹廢者。少年志則中國志,少年強而中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中國雄于地球。如果我們培養出的少年只是一批霸權者、討好者、頹廢者,那么我們民族的脊梁在哪里?我們祖國的希望在哪里? 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重新審視我們自己,我們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其實太多太多。在這個現實環境里,在這個大染缸里,如果我們只是滿足于把書本上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孩子,自己還不趕快修身,同時也不教孩子修身,那么我們反過來怨孩子一屆不如不屆,教師越來越難當,我們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的幸福感從哪里培植呢?我們將陷于吃虧不討好的惡性循環里,什么時候是個頭呢?所以,為了自己、為了他人、為了社會,我們教師首先要擔當起歷史的使命,我們自己首先要做真正的強者,才能培養出一批批祖國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培養出我們民族未來的脊梁。 讓我們一起來做真正的“強者”!作者:王寶寨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