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稻盛和夫《干法》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8 ![]() |
|||||
稻盛和夫《干法》讀后感1500字 2017年,紙質的書籍我讀了41本,樊登讀書會的書我聽讀了83本,其中影響我比較深的書有三本。紙質的有《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和《高效演講》,還有一本就是樊登讀書會的《干法》,當時紙質的書我還沒買,不過今年把紙質的也買了,上周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又饒有興趣地看了一遍。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我寫了讀后感,《高效演講》我專門做了PPT分享過,唯缺《干法》,我什么都沒有做,所以,晚上就再補一下2017年那未做完的“功課”吧。 稻盛和夫先生在前言中說,日本這個國家迎來了一個“沒有方向的時代”,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工作,厭惡勞動,認為工作是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惡”,熱衷于投機和不勞而獲。對于這些人,他說他只想問一句:“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此時,我也特別地想問問自己:“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我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干法》中,稻盛和夫先生用了一章的篇幅來講“為什么干”,五章的篇幅來講“怎么干”。但其實,本書的重中之重卻在于第一章,因為“為什么干”遠遠重要于“怎么干”?這是定調,這是方向。他說,工作是醫治萬病的良藥。為什么要工作?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磨煉靈魂,提升心志。試問,一個人要是有了這樣的認知,那他又怎么會不喜歡工作呢? 平庸如我,常常陷入這樣的誤區之中,我要怎么干?卻很少思考我為什么干?掩卷長嘆啊,前半生之所以碌碌無為,其根源就在于,我根本就沒有慎重地去思考過為什么要干?隨波逐流地活了大半輩子,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啊。現在覺醒了,卻有一種夕陽遲暮的感覺。 套用老先生獨創的那道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那么,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呢?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想當年的我,思維負向,工作初期根本沒有熱情,而且當初的能力也很差,三個環節都不合格,又怎么會有好的結果呢?所以說,如果你的人生沒有一點起色,是時候要反省一下你自己了。 多年前我不愛讀書,但是多年后,明白不讀書肯定使人退步。 稻盛和夫先生說,要怎么干?怎么干得好,你得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熱愛是從改變心態開始,也許你剛開始工作,你不一定會馬上喜歡上這份工作甚至有可能會厭惡這份工作,但其實這種心態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熱愛是可以培養的。比如我,剛參加工作時,不也是千分萬分地討厭工作嗎?混混噩噩十來年,后來從事安監工作后,在自己的轄區內經歷了幾次事故,我慢慢開始找到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找到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你自然會慢慢地變得熱愛起來。 二、不斷地樹立“高目標”。京瓷公司最終成為日本市值的一家公司,與老先生不斷設定的高目標有莫大的關系,比如先做到西京原町第一,再做到中京區第一,再做到京都第一,再做到日本第一,最后是世界第一。目標的設定對個人或組織來說,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目標猶如燈塔,有了燈塔,就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你就想方設法地實現目標。可是換成自己,即便拿掉一個“高”字,(我還要問一下,我有設定目標嗎?工作前十年,我的目標就是“時時想逃離”這個工作崗位。那個時候,沒有自己穩定的價值觀,沒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標,得過且過地混著日子。 三、持續地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回想當年,學習最拼的時候大概有兩次。一是自考讀大專的時候,每天聞雞起舞的苦讀,謝絕任何娛樂活動,只為讓自己專心讀書,新買的電腦愣是熬住沒拉網線,直到自考通過。二是考注冊安全工程師,在掙扎糾結了幾年后,終于給自己下了死決心,遠離干擾去杭州參加考前培訓,并躲在酒店沒日沒夜地學了一周,回來后又在很短的時間里攢了勁地學,原本計劃是兩年通過,結果當年一次性就過了,當捷報傳來的時候,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消息。想想這兩件事,如果沒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以我的薄弱基礎,又怎么能順利過關呢?當然,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還必須得打造一個沒有干擾的環境進行深度學習,這也很重要。 除此以外,你還得追求“完美”,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你正面的“思維方式”,滿懷“熱情”地把自己所持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只要你堅持下去,你的人生必定是非凡的人生。 大晚上了,必須給自己灌一碗雞湯,喝了以后就可以甜甜地睡一個好覺了。作者:林飛珠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