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讀后感800字:
作為遠離軍事遠離文學長年在工作和家庭兩點一線的圈外人,第一次閑暇之余有幸觀看電視《亮劍》就被深深吸引了,《亮劍》第一感覺就是好看、精彩,而且“彩點”可以說是俯拾即是,信手沾來。可以這么說,《亮劍》是我看過的戰爭題材的電視劇里我認為最經典的一部,它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不屈不撓的執著追求。
第一次閑暇時間得以零碎觀看《亮劍》還是在十年前,隨著人物,情節的展開一股股巨大的沖擊波撼人心魄,使人不由得隨著劇中人物命運的變遷而扼腕痛惜、悲憤不已。主人公李云龍身經百戰性情暴烈有勇有謀,一次次戰斗中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又讓人暢氣回蕩、回味無窮。一幕幕的精彩畫面吸引我把整部劇從頭到尾多次觀看,總有一些影視你明明知道內容,但就是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看了又看。《亮劍》吸引我的不只是一幅幅精彩的戰爭畫面,更在于亮劍的氣魄,不屈的靈魂,勇于亮劍的精神。
隨著多次電視的回看,對劇情、歷史了解的深入,不羈的靈魂已經不滿足電視的內容,我有幸拜讀了《亮劍》原著。李云龍為戰友之死的復仇表現出鐵血軍人不計生死、壓倒一切的霸氣;在“文革”面對“造反派”的挑釁表現出的浩然正氣。作者著力刻畫李云龍的同時還塑造了一個英雄群體,他們面對強大的敵人“明知是死也要亮劍”。
《亮劍》里最為經典的一幕是——解放縣城那一戰,李云龍那撕心裂肺的一句“開炮”雖然贏得了勝利,卻輸掉了秀芹,相信看過的各位一定被李云龍那絕望而又憤慨的話給深深震撼,為之感動,為之流淚。“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導演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一種“亮劍”精神!不過,“亮劍”精神并不是指所謂的“莽夫”精神,這是一種拼搏精神,是一種永不服輸的熱血精神,是一種縱然敵眾我寡也要毫不退縮的拼搏精神!
2018年我國汽車行業首次負增長,2019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在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浪潮的影響下,中國乃至世界汽車行業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樣一個夢想與焦慮并存的時期,破局需要勇氣,更需要我們每一個汽車人堅守價值,擁抱變革,勇于亮劍,一步一個腳印,夯實基礎,在黨和公司的帶領下,亮出“V”劍,引領出行,勇于挑戰,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作者:林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