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20 ![]() |
|||||
《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讀后感2000字接納我的陰暗面——《《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讀后感2000字: 關于接納,百度百科上說:接,是用手接住外來物品;納,是將物品放入衣袖。 我覺得很形象。因為我們說的接納,就是先要對外在事物認同后,才會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在講關于接納的沙龍上時,我發現大家對接納的理解都差不多:包容、理解、不評判、不要求、不抗拒、無條件接受、臣服……是的,對于接納,我們都達成以上一致的認知,且知道接納絕不是絕望和認命。 那我們需要接納什么呢?接納既定事實,接納別人和自己。關于如何接納事實,張德芬那本《遇見未知的自己》寫了很簡單的幾句,但就給了我心靈一擊。事實已經是這樣了,與事實抗爭是徒勞。對于事實,我們只能臣服。是的,接納事實,就這么簡單。 本文重點探討第二點:接納別人和自己。 大家都知道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在外在的投射,所以我們不接納外在的地方,都是不接納自己的地方。那我們只要把“如何接納自己”弄明白了不就行了?嗯,聰明!讓我們開始吧! 既然談到接納自己,前提就一定是覺得自己有不好的地方,關于自己覺得自己不好和的確有客觀“不好”但自己覺得沒什么的地方,我們稱之為“陰暗面”。 沒有人會愿意承認自己多么地不好和不堪,然而可笑的是:你內心底層卻是如此深信不疑地認為自己是這樣的。 內心深處這樣認為,而外在的自己又不想承認,所以我們人生就都消耗在這其中的掩飾上了。我有很多陰暗面,有些我不care的,我不加粉飾,有些我很在乎的,我死命地遮住不讓人看見。 我覺得可以將自己的陰暗面劃分為身體長相外貌、情緒性格、信念模式和本質屬性四個層次,然后分別聊聊我們如何做到接納。 啊,這個部分我已經說過好多好多遍了,真的不想再說我過去是如何不接納自己的身體的了。過年回來跟我媽聊天聊到凌晨三點半,我終于找到了我覺得自己很丑的原因,就是我媽她從小也是被說“丑”長大的。 所以我才無意識地那么不接納自己的身體和外表,甚至覺得自己沒有一點好看的地方。 透過自己這個部分的療愈,我的經驗就是釋放受傷情緒并看事實。比如我從小被說丑積累了很多自卑和羞愧的情緒,要在專業場域將這些情緒釋放掉,并客觀中立地看事實:我真的丑么、什么是美等等。 同樣,對于身體外表這樣的既定事實,我們也可以就像第一點提到的“臣服”去接納,而且在這里非常想要邀請大家了解真相:真正的美丑來自靈魂,而無關外表。 前段時間看《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講述了作者的妻子崔雅被癌癥一步步地侵蝕,她的精神一次次被擊垮后,又一次次站起來,最終她完全接納了自己的癌癥,并帶著癌癥去用心生活的故事。 那幾天,我整個人都是無力地躺在床上,看10分鐘的書,睡2個小時,然后每次起來再自我攻擊一下:你又浪費了一天的時間! 有一個瞬間,我想到了崔雅,一個癌癥病人最后接納自己就是一個癌癥病人,接納自己就是命不久矣,該是何等的勇氣? 我能不能先接納我的“無力、放棄”呢?32年來他們深藏我內心深處,我控制過、打壓過、反抗過,然而無濟于事,他們還是在。 那我能不能接納允許它們一下呢?就像崔雅接納了癌癥是她的一部分一樣,“無力放棄”這可怕的陰暗面,也是我的一部分,在沒有辦法扔下它們的時候,我沒必要站在原地跟它們討價還價或者是吵鬧打罵。 因為畢竟,我是要趕路的。 前幾天給老公的工作室打掃衛生,我刷一塊地磚的同時,別人能刷2-3塊,老公一天能刷兩層房間的墻,然而我一天卻只刷了兩層走廊。以往,我就是這樣自我攻擊的:你看吧,你太能浪費時間了,你動作太慢了,效率太低了,你……可是這一次,在“慢”的背后,我看見了自己的“細心和耐心”,所以我接納。 同樣一句言語,別人可能沒什么反應,我可能就心碎了——易碎的玻璃心。然而在我做咨詢師之后,我慢慢發現自己細膩的情感帶給我的優勢,讀后感所以我接納我的玻璃心,它隱藏了我這個巨大的天賦。是的,每一個陰暗面背后,都有著閃閃發光的金子,需要你去撥開陰暗的面紗去看見,比如慢的背后是細致和踏實,敏感的背后是細膩…… 如果你能從每一個固有模式中看到它帶給你的價值,相信你就會很容易接納它。我就是這樣做的,因為這就是我。 我自己原來非常執著找到自己的屬性,然后只想安靜地做自己。但是當我發現我很有可能是桂花的時候,我卻開始不樂意了:我不要做桂花,我要做玫瑰! 然而,每一個人的屬性,天生而定,不是你頭腦說喜歡就做,不喜歡就不做的。比如你是魚,你再怎么給自己安插翅膀or變裝,你還是魚,你騙得了自己,卻騙不過別人的眼睛。 一切的痛苦根源,均來自于你抗拒你是誰。當然,你的抗拒又在受傷層面。比如我是桂花我就不閃亮了,我就沒有更多人喜歡了,我就不被重視、喜歡和看見了… 看見沒,都是受傷需求,而并沒有關注自己是桂花也有著桂花的粉絲和魅力。唉,對生命屬性的抗拒,就如同對生命的不臣服,又如何能夠幸福呢?!因為不管你怎么偽裝和掩飾,你總歸是你自己。如若能放下這一切,接納抗拒自己的地方,你會發現一個從沒見過的嶄新的自己!是桂花,就安靜地做桂花好了。 文章開頭就說了,接納并不是絕望和認命,而是你的力量從原來的“與現狀對抗”,拿來去用作“改變你不滿意的現狀”,我想,這肯定是好的。最后,引用書中威爾伯寫的一句話:接納改變不了的,改變能改變的。并有智慧去分辨這兩者。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