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門口的野蠻人》讀后感3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24 ![]() |
|||||
《門口的野蠻人》讀后感3000字: 本年度第一本書《門口的野蠻人》,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時間讀完,按照當初給自己的要求,每讀一本書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 這本書是被劃分為經濟類的書籍,我了解到這本書也是在一些給投資者推薦的書單上,《門口的野蠻人》給我們詳細的鋪陳了80年代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杠桿收購,被收購的對象是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收購的對象則幾乎涉及了當時華爾街上所有知名的金融大鱷。 為什么這場收購能吸引這么多的金融大鱷爭相搶奪?因為這次收購的規模達到了250億美元之多,其規模和影響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這次收購絕對是華爾街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次收購。它帶給收購者的,不單單是巨大的利潤,更是在杠桿收購行業的口碑和地位。其中不乏有一些競逐者,他們的加入不主要是為了利潤,而是意圖通過這場收購,從而奠定他們在杠桿收購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本書的敘述完全是歷史書式的,前半部分別介紹了本次收購中收購各方關鍵人物的發展成長史。所有的人物,他們的事業,他們的前半生一步步走來,中間經歷的種種各種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駕馭的。 本書的主角——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是被收購的目標。收購各方分別是:以公司總裁羅斯約翰遜為首的管理層團隊,和他們這次收購的主要代理機構——協利證券公司,主要人物有協利證券母公司——美國運通公司董事會主席吉姆羅賓遜、協利公司董事會主席彼得科恩,主要的資本支持者是所羅門銀行,主要人物是董事會主席約翰古弗蘭,他們聘用的公關公司是吉姆羅賓遜的妻子琳達羅賓遜的公司,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琳達羅賓遜為約翰遜和克拉維斯牽線搭橋,所做的工作幾乎差點促成了兩方的合作,也足見琳達羅賓遜的公關撮合能力。 另外一方是KKR團隊,也是本次收購的最終勝利者,主要人物是克拉維斯,是一個果決冷毅的領導者,KKR也是最為專業的杠桿收購公司,在規模和專業性上是其它的競爭者無法企及的。他們雇傭德崇證券公司主要為他們負責垃圾債券的發行。 在資本方面,KKR本身就有巨大的資本實力,所以他們不像協利,需要找一家或幾家大的銀行提供資金支持,KKR只會和幾家銀行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他們甚至有實力和其中一些銀行簽訂排他的合作協議。 而協利方面則沒有這個實力,所以克拉維斯一開始懷疑協利會和合作的銀行簽訂排他協議和阻止銀行和其他競爭中合作,但是他猜錯了。協利公司可能是一開始就沒有想到去這么去做,也可能協利本身就沒有這個實力,畢竟如果和銀行方面簽訂排他協議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KKR的另外一個合作者是鼎鼎有名的摩根士丹利,但是公司參與的人物并不多。 以上是兩家主要的競爭者,也是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兩家,但是在招標的最后階段,用書中那一章的名字來描述就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一波士頓公司中途介入,他們之前在收購行業也是頂級公司,但是卻因為兩個重要人物的離開,之后業績一路下滑,但是在這次競標的最后階段,因為公司里一個成員的“創意”,公司決定加入這場競爭,但是他們參與的時間太晚,在投標截止日期前連具體的競標方案都沒能完成,但是仍然參與進來,不過他們的方案確實給收購委員會展示了一種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如果一旦可行,他們的方案的最終報價將遠遠超出另外兩家,不過他們的想法最終還是因為諸多不確定的因素,最終以失敗告終。 其它參與者還有弗斯特曼利特爾公司,弗斯特曼也給我留下的較深的印象,他像極了一個老學究,倔強而固執,自我標榜為金融界圣潔的守護者,堅決抵制垃圾債券的人,極度排斥克拉維斯,他一開始選擇參與這次收購,不是為了利潤和地位,純粹就是為了要和克拉維斯交鋒,擊敗他,打擊他。 可是實際狀況是,他們顯然并不被約翰遜和協利公司的科恩等人重視,他的不厭其煩地抨擊垃圾債券,每次會面其他人都要聽他發一頓牢騷,連約翰遜和科恩都無法忍受這一點,以至于在開會的時候他們的團隊被晾在會議室沒人搭理,但是為了對克拉維斯進行打擊,他們一再忍讓,讀后感可是最終他們明白約翰遜和科恩等人顯然和他不是一路人,他們沒他人格高尚,后來他們選擇拋棄和管理層團隊的合作,單獨參與競標對抗克拉維斯,可是最終還是因為弗斯特曼的一些固執,最后關頭選擇放棄競標。 在最后的等待競標結果的那天,書里的描述很有意思。KKR團隊已經得到通知和收購委員會進行最后的商議,結果幾乎已經毫無懸念,但是管理層團隊通過其它有段得到了他們的報價,并且提高報價,要高于KKR。 面對這種情況,特別委員會的代表們重新考慮給他們機會,但是這也惹惱了克拉維斯等人,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除非現在放棄,否則還得繼續等待,但是巧合的是,他們等待的房間離競標會議室不遠,所以每當特別委員會的人去洗手間,他們也派人過去打聽消息,或者催促委員會委員們,以至于,董事會主席休格爾為了不見到他們的人,而忍著不去洗手間,直到忍不住了才不得不去。可是當他過去之后毫無意外地立即被KKR的人跟上了,并被催促。很顯然,為了為公司贏得最大的利益,他們三番五次地改變自己的決定或時間安排,連自己都不太好意思。 最終結果還是KKR勝出。KKR的勝出,其實如果讀到最后階段,即使結果沒有揭曉,大部分也應該能夠猜出這個結局了,KKR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只善于捕殺獵物的經驗豐富的老虎,而協利只是剛出茅廬的缺乏戰斗經驗的小灰狼。 在延遲競標的一周時間里,克拉維斯欲擒故縱,他飛到自己在其它城市的別墅,明面上已經不再過問競標的事情,給其他競爭對手造成他們已經放棄的假象。這一招還真的起效了,協利的科恩就真的相信克拉維斯放棄了,并且放松了警惕。剩下的第一波士頓的方案可行性又不高,他們的勝利似乎指日可待了,所以他們第二次沒有實質性地提高他們的報價,只象征性地提高1美元,最后當得知他們的報價要遠低于KKR的報價之后,他們又通過采用增發債券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報價到112美元,高于對方的106美元,但是他們卻不愿為自己的債券啟動重啟的程序,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發行的債券的實際價格并不到這個價。即使這樣,最后階段KKR在特委會的幾番誘導下再次提高報價到108美元,已經遠遠勝過對手了。 KKR之所以能夠勝出,并且是在沒有管理層團隊支持的情況下勝出,贏下了華爾街金融史上當時為止最大的一筆杠桿收購,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KKR的專業性和實力是最強的,他們最大的阻礙來自于管理層團隊,在管理層團隊拒絕配合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得到真實準確的公司財務數據,所以他們第一次只有94美元的報價,他們沒有掌握充足而真實的信息,不敢給出太高的報價。而在之后,管理層團隊在收購委員會的壓力下,不得不提供和其他競爭者一樣的公司信息,KKR的專業性和經驗便體現出來,他們對公司的評估足夠精準,他們對自己的報價也足夠有信心。 其次,在等待第二次競標的過程中,克拉維斯的策略也起了作用,故意裝作放棄投標來迷惑對方,而這一招也確實奏效了。這是克拉維斯個人的能力。 另外,管理層和第三方競標者的自身的問題,尤其是管理層團隊,他們是最了解公司的團隊,但是他們在競標過程中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誤,比如約翰遜,他很擅長結交人,但是他在管理公司的層面,尤其是不喜歡控制成本,反而喜歡用各種奢華的支出和巨大的報酬來拉攏他需要的人,一開始他是極力排斥杠桿收購的,就是因為如果被收購了,按照一貫的做法,新東家接手后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成本,節約開支,這個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約翰遜不行,他最反感,也最害怕,他怕自己的私人飛機被降級了,怕各種俱樂部被取消了,等等。 在第二次競標階段,形勢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他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因為到了100美元的價格,被收購之后進行大規模的削減開支是勢不可免的了,對他來說,成功或失敗對他個人來說都已成為災難了,所以在第二次競標的時候,他接受媒體采訪,言談話語之間已經是有無所謂了,所以等報道一出來,約翰遜的形象徹底崩塌,成了一個貪婪無度的利益追逐著,不惜一切代價,不惜公司里普通工人的日后生活,不惜辛辛苦苦經營數十甚至上百年的企業,只為個人的私利,在輿論上,管理層團隊徹底崩塌。 本書的結尾,也用了極具文學諷刺意味和哲學性的一段終極發問:“雷諾茲煙草公司和納貝斯克公司的創始人們肯定沒法理解這場收購。不難想象,如果理查德·雷諾茲和阿道夫斯·格林游蕩在這場收購大戰的戰場上,他們肯定會相互不解地問:為什么這些人如此在意電腦里的數據,而對從他們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漠不關心?為什么他們總是一心想拆散公司而不是將公司發展壯大呢?歸根到底,這些東西和公司的業務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為什么?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能產生巨大的利潤,其利潤之豐厚和得到之容易,都遠遠勝過正常去經營建設一個公司,所以,為了利益,他們根本不會顧忌什么原則和道德,甚至無視法律,只為更快更大地實現他們需要的利潤。 這就是資本!這就是人性!作者:落楓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