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2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4/8 ![]() |
|||||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后感2500字,歡迎閱讀賞析! 以下讀者可以通讀全書: 1、獨立思考能力欠缺或不知如何思考;2、有具體的近期目標(如考研、考公、出國)且事情過多不知如何實施;3、恐懼行動的第一步;4、未找到自己人生中對于“成功”的定義;5、對自己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宏觀); 6、還沒有接受自己所處的社會階級。 中心思想:時間無法管理,你要管理的是你自己。 1.接受時間不可管理的事實。2.學(xué)會感知時間。 訓(xùn)練方法:把每天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吃飯、打盹兒都包括在內(nèi),記錄每件事消耗的時間。書中推薦用固定的本子記錄,可根據(jù)個人喜好使用app。想要順便訓(xùn)練一下記憶力的話,可以定期回憶前一周甚至一個月做了什么事情,寫下來(不用寫時間)。 ——這個方法有一個很好的效果:我對時間有了足夠的重視,緩解了我對看表的焦慮。 如果一個項目要花120分鐘,項目枯燥又難啃。可以分成6個20分鐘,每個間隙休息5分鐘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喝茶、聊天等),最后1分鐘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繼續(xù)投入下個20分鐘的工作中。 ——我是用這種方法讀的這本書。會大大減少做這件事的排斥感,同時有小小的成就感讓自己繼續(xù)投入下一個20分鐘。 本書提出要重視積累,不僅是知識,還包括社會資源、自身資本等。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李敖讀書時,會把書里重要的內(nèi)容剪下來,分門別類整理到夾子里。甚至?xí)I兩本書,以防被剪書頁的另一面也有用。下次寫作時,李敖就可以在相應(yīng)的類別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 ——我個人傾向于把積累放在【時間管理】模塊,把積累當作時間的一個必要動作,會減少自己與懶惰的戰(zhàn)斗,就像中午該吃飯一樣簡單。積累具體的方法,因人而異。 這是全書重點,這部分我有重新整理過,與書中分類會有所出入。 包括:質(zhì)疑、反思、接受、學(xué)會建立驗收機制…… (1)思考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難的一步。 ——先了解自己,思考才能有方向地發(fā)展。通過別人和自己的評價,無數(shù)次取舍,才能得出近似真實的自己。切忌盲目,跳出來看自己是一種能力。 (2)正視語言的局限性,正視一些所謂的負面定義。 包括:自卑、敏感、恐懼、壞…… ——書中有一句話是:“該自卑的時候就要自卑,這才是正常的。”個人覺得很受用。延伸到敏感,敏感的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和別人的信息,如果適當忽略一部分自卑,就更容易感知到真正的自己。同理,可以應(yīng)用于其他很反感的負面詞匯——思考其背后是否只有差的含義,是否有積極意義可以用于發(fā)揮。 包括:接受現(xiàn)實、接受自己局限、接受語言局限、接受未知、接受不完美…… ——接受是個中性詞,并非墮落的同義詞。接受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繞過局限甚至突破局限,更精準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4)了解正態(tài)分布曲線。 每個領(lǐng)域的人員水平都呈現(xiàn)正態(tài)分布,每個人自己也有正態(tài)分布的方面。 在思考的基礎(chǔ)上,行動所要面對的最大障礙,就是痛苦。書中面對痛苦的辦法是: (1)容易被遺忘的痛苦:用文字或圖片記錄; (2)不容易遺忘的痛苦:告訴自己并不孤獨,這件事沒那么值得痛苦; (3)變痛苦為現(xiàn)實的動力:書的例子是這樣的,把背單詞和出國獎學(xué)金掛鉤,20000個單詞對應(yīng)400000元rmb獎學(xué)金,每個單詞值大約20rmb。 ——這個例子可行性不算高。個人意見,可以先分析令自己痛苦的事情,在這件事上找到自己最想得到的好處,然后將那個好處強化,弱化其余枯燥排斥的部分。讀后感.比如,我為了考公務(wù)員學(xué)行測,但是刷題很枯燥,后來我發(fā)現(xiàn)言語部分的成語有助于以后寫作,所以學(xué)刷題目的變成積累成語之后,我再也沒有排斥過刷題。 P.S.行動并非100%的行動,要懂得放縱、休息也是必要的一部分,適當放縱與休息為了積蓄能量更好地行動。 書中引用了瓦茨拉夫·哈維爾的《對話守則》: 1.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為了斗爭。 5.不要堅持錯誤不改。 6.要分清對話與只準自己講話的區(qū)別。 ——第7點不太容易做到,但是可以在心里有所記錄,以便于分析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個守則并非用于對話,重要的是通過它,了解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哪個方面需要提升,有利于自己警惕并改正。 (2)學(xué)會傾聽與復(fù)述。 進行預(yù)期判斷(比如說者接下來可能要講的內(nèi)容) 幫助說者進入“傾訴”狀態(tài)、 用中性句式復(fù)述說者的話(如:那你看我這么理解對不對……)。 注意1:只要有一方無法進入交流狀態(tài),就要停止對話。 注意2:學(xué)會選擇交流對象,并非每個人都適合進行交流。 ——如果應(yīng)用于交友方面,即是選擇相處更舒服、溝通更輕松的朋友。要接受一個事實:社交之中,有適合和自己做朋友的人,也有不適合和自己做朋友的人。 鼓勵別人去學(xué)習(xí)、去行動。長時間這樣做的效果是,自己行動不再需要別人的鼓勵。 ——這個我是有所體會的:我和穆小西,大學(xué)時期互相鼓勵對方看起來很扯淡的決定,而現(xiàn)在不僅是最好的朋友,我們彼此也不再害怕行動這件事。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自律”。 看過很多雞湯,都以健身為例子,覺得管理好自己的人一定會管理好身材。我個人也很佩服那些堅持健身的人,而那些胖子未必沒有自己自律的地方:他們或許堅持創(chuàng)作、堅持做義工、堅持旅行…… 顏即正義的時代,我依舊希望去在意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 我媽總問我:“你天天想那么多累不累?” 思考本就是累的,思考本就是痛苦的。你如果是個不喜歡思考的人,覺得思考毫無用處,那不思考也無可厚非;而我天性敏感,也樂得從痛苦中找出答案,既然擁有思考的能力,那我就要努力找對思考的方向。 努力不去評判,努力學(xué)會尊重。接受自己、接受現(xiàn)實、接受局限,量力而行。這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可行的上進模式。 當然,個人之言罷了。——讀書筆記之目的 我是個沒有營養(yǎng)的人。也沒打算變成一個有營養(yǎng)的公眾號。我的水平實在不高,做不成大V,也承擔不起一朝神壇一朝地獄的風險。所以,就這樣吧,親朋好友看看就好。 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豆瓣評分8.5,朋友推薦的時候也很強烈地贊美了這本書。通篇讀下來,對我個人而言,覺得這本書可行性部分很少卻值得一試。 作者雖標榜非成功學(xué),其中言論與例子也幾乎沒有逃脫成功的牢籠。個人覺得有必要展開的部分,也只是蜻蜓點水掠過。書中涉及到了很多理論,乍一看顯得醍醐灌頂,仔細研讀會發(fā)現(xiàn)并無具體內(nèi)容。 當然,亦或許,作者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刺激讀者思考。 這本書有334頁。我閱讀能力比較差,所以斷斷續(xù)續(xù),大約用了7個小時40分鐘。精華部分大約占30%。 恰好最近有幾個朋友對這本書感興趣,以個人的好惡去評判朋友該讀與否畢竟有失偏頗。所以,把自己認為還比較實用的東西摘出來,以便朋友們決定是否通篇全讀這本書。作者:唐小葉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