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愿做閱讀的點燈人——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有感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5 ![]() |
|||||
愿做閱讀的點燈人——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有感 如果說一本書是一條幽黑的通道,通向一個神奇的地方,這本書便是尋寶指南,使你順利抵達,滿載而歸,不至于迷失途中;如果說閱讀是一門藝術,是每個讀書人都必修的一門功課,這本書正是"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 這本書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書的作者是美國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比起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這兩位并不為世人所知,,但其實他們都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 閱讀到底有多重要?美國教育界認為,指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是最重要的教育問題。而對閱讀的認識,國內很多老師還沒有達到這個高度。我曾經就是其中一個。嫁給語文20年,一直想做個好語文老師,然而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語文老師呢?年輕時的我一度認為:讓學生考高分。所以,很多年很多年,我的學生都是做題破萬卷,基本不讀書。一直到有一年我教初三,有一個題目是寫出《水滸》108將中一個人的姓名、綽號和故事,我的一個很好的學生回答是西門慶,我意識到再也不能把名著當作問答題來背誦了,必須走進經典里面去;一直到我看到李希貴校長的《語文真的不是教出來的》,一直到我看到于樹泉老師的《讀書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加入楊老師工作室以后,我才徹悟:一個好語文老師應該是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思考和寫作的老師,唯讀書和寫作能力才是修煉孩子的“內功”之道。而一個孩子一旦有讀寫能力這個“九陽神功”護體,學什么能不快呢? 這本書談到了常人閱讀的三個目標: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并且告訴我們只有最后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我老實承認,我個人很多年的閱讀目標基本上都是以娛樂消遣為目的,不必說瓊瑤三毛的浪漫文學,也不必說海瓴辛夷塢的情感大戲,單是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些武俠,我都不止看了一遍,以至于我終于從張無忌習武過程看出語文課改的訣竅應是修煉學生的內功,即讀寫能力。加入工作室以后,很幸運地遇到了一批有教育情懷和教育智慧的人,在大家的影響和帶動下,我終于改變了閱讀的目標,由娛樂消遣轉化為增進理解力從而獲得專業成長,我的閱讀開始向多方面涉獵,諸如美學、哲學、心理學,當然更多的是教育學,為了增進理解力,我堅持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學會了用思維導入梳理讀書內容。 從我個人身上吸取教訓,我決心教會我的孩子們,讓他們從青年時代起,閱讀就不能僅以娛樂消遣和獲得咨詢為目標,而是以增進理解力為目標。怎樣增進理解力呢?開讀書交流會,進行思維碰撞;讀寫結合,加深孩子對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的認知,以文字為橋梁,把作者靈魂深處的東西送達孩子們內心深處。比如,我們讀《草房子》,選題寫研究性論文,開聊書會;比如我們讀《童年》,開以“跟高爾基學寫作,跟阿廖沙學成長”為主題的交流會。 在書中,作者說,閱讀就是學習,學習分兩種類型:指導型學習(輔助型)和自我發現型學習(非輔助型)。指導型學習(輔助型)是老師出席的學習,是我們每個人在校園里完成的;自我發現型學習(非輔助型)是閱讀自我或世界的學習,是一個人通過閱讀可以抵達達的終身學習。我們每個人都會走出校園,脫離指導型學習;而閱讀卻是可以永無期限的一種學習,它不受年齡、職業、貧富等各種條件的限制。我自己要成為后者這樣的人,我想讓我的學生也成為這樣的人。所以,我要去做一個閱讀的點燈人,讓我的學生愛閱讀,會閱讀,養成終生閱讀的習慣。 在開學初,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發現班里超過二分之一的孩子除了語文書,基本一本課外書沒讀過。這不能怪我的孩子們,農村的孩子們可憐,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改善,父母大多沒文化,工作忙,閑下來的時候更愿意打打麻將,跳跳廣場舞,哪里有時間陪孩子讀書?這樣,引導孩子讀書的責任自然就完全落到了學校和語文老師的身上,而有些語文老師身在應試的水深火熱中,哪里敢把大把時間花在帶領孩子讀書上,抑或,有些語文老師自己也是不讀書的吧。所以,我要想辦法營造一個讀書場,在這個場里,讓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不知不覺愛上讀書。正如作者所說,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什么最能吸引孩子,讓它們覺得讀書是一件好玩兒的事而不是負擔,從而實現主動閱讀呢? 集體共讀。什么事一個人去做會覺得孤單,大家一起做就有了堅持的力量。我采用全班共讀一本書,小組為單位共聊一本書的形式,讓讀書的事成為大家的事。并且,我也參與其中,與孩子共讀共寫共分享,榜樣的力量無窮大,漸漸地,有的孩子只要拿到一本新書,就想迫不及待地先讀,一睹為快。 活動激發。孩子們喜歡搞活動,活動是激發孩子們熱情與靈感的催化劑。所以,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活動使孩子們不知不覺受到讀書的誘惑。比如,手抄報評比、曬曬我的小書架、語文課前百家講壇、講故事比賽、課本劇表演…… 循序漸進。讀書也要根據學情,由于我的孩子讀書基礎太弱,我在選書和布置讀書任務時都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作者、獲得“全美最佳教師”稱號的雷夫就說過:培養讀書興趣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給學生選擇讀物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年齡、接受程度、興趣特點等因素。所以,七年級第一學期我給孩子們選的書除了中考必讀篇目《伊索寓言》和《繁星春水》,還有一本《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亞米契斯以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口吻用日記體寫成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我們沒有一點閱讀基礎的孩子,而且,由這本書開始,我們學習寫日記,開始將近三年的日記長征。 評價跟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采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老師評價、學校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盡量寬容、鼓勵、等待。 就這樣,班級里讀書的場就悄然不覺地形成了。孩子們談論的話題與讀書有關,孩子們課間休息與讀書有關,孩子們假期生活與讀書有關。 然而,當孩子們真正對讀書有了興趣之后,作為語文老師,我又遇到了一個挑戰,語文素養與語文成績并不是一開始就唇齒相依的。第一次月考我們的成績照同規班差了很多,因為還沒有做過一道題就考試了。我也很緊張不安,擔心別人不理解,于是像個祥林嫂似的,跟班主任、跟領導、跟家長一遍遍解釋——請等等語文,請相信我。我感恩我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領導、同事,他們安慰我鼓勵我,讓我有了堅持的力量。僅僅一年以后,我的學生就用成績幫我證明了,閱讀不影響考試成績。 一年多的堅持,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愛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會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們不僅集體共讀,有些孩子還自主閱讀了不少好書。面對那些還不愛讀書的孩子,我這樣鼓勵他們說,同學們哪,這一年不知不覺你已經讀了九部名著,你為我們中國人平均讀書量做了貢獻啊。 更加沒想到的是,我這個鄉村教師領著一群鄉村孩子們讀書的經驗還在我市進行了推廣,還給河北省國培的語文骨干教師做了三個小時的培訓,受到比較熱烈的歡迎。我們更加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和成就感了。 在這本書中又提到了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一班的小學生都可以做到。但有的人一生的閱讀水平因為閱讀目標底下,不講方法,也永遠停留在了小學生水平。 檢視閱讀:略讀和粗讀的一種。掌握這種讀書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判斷一本書的大概內容。這種讀書方法通常用在選書時和一本書的閱讀起始課上。 分析閱讀是閱讀一本書的最高層次。分析閱讀的地位是承上啟下的。甚至可以這樣講,分析閱讀是人精神上真正擁有一本書好的唯一手段。所以,我們讀書要達到分析閱讀,就可以達到增強理解力的目標了。 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眼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為了讓孩子們接近分析閱讀的水平,我交給孩子們多種讀書方法。比如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教給孩子們梳理提要式閱讀法、賞析批注式閱讀法、抄寫摘錄式閱讀法、朗讀感悟式閱讀法、評價探究式閱讀法、拓展式閱讀法。這些閱讀法把檢視閱讀與分析閱讀結合起來,有利于孩子們透視一本書,()并且對一本書的某個安排有自己的看法與理解。再比如,我交給孩子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多種批注式閱讀法:評點式批注法、提要式批注法、賞析式批注法、聯想式批注法、反思式批注法等,都有利于讓孩子們沉入作品,在別人的故事里讀出自己。 這本書還向我們介紹了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不同體裁的書怎樣讀、閱讀的終極目標等,實在是一本雖然不好讀卻值得讀的好工具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也希望更多的人因為這本書受益。 天云蒼蒼,江水泱泱,教育之路,山高水長。在這條路上,我希望,自己做一個靈魂有書香氣的女子,用閱讀抵達詩和遠方;我愿意,做一個閱讀的點燈人,在一屆又一屆年輕的心靈中,點起一盞一盞的燈;我相信,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只要有更多的老師去點燃這盞燈,就一定會有燈火輝煌時。 朋友們,一起來吧,參與閱讀,推進閱讀,讓我們一起在路上!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