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有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 ![]() |
|||||
讀《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有感2000字范文:我最近看了這本書,很認真的讀了兩遍,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后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碧桂園的前財務總監吳建斌,他之前供職于中海地產。他加盟碧桂園是因為碧桂園前聯席總裁朱榮斌的邀請。朱榮斌五年前在中海地產和吳建斌是同事,后來朱榮斌輾轉到龍湖地產,隨后加盟了碧桂園。讓我頗為感觸的是,吳建斌和朱榮斌在這五年的時間里從來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過任何聯系。但就是這樣,當碧桂園缺一個財務總監時,朱榮斌向老板強烈推薦了吳建斌。這件事情說明一個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一定會有人認可你的。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知道別人讀這本書是什么感想,反正我覺得這本書的通篇是一個失敗的打工仔在抱怨自己的老板。吳建斌在書中講了很多他在碧桂園時努力做的事,但最后都沒有做成。他沒有直說他做不成事的原因,但很明顯他在抱怨老板很土,什么都不懂。下面來說說他在碧桂園的財務崗上都想干什么。一、吳建斌多次建議老板降杠桿,他說他擔心房子如果將來突然不好賣了,資金鏈會斷。但老板認為中國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人要進城買房子,換房子的需求也很大,只要房子蓋得好,總會有人買。二、他建議公司通過融資創新降低融資成本。但老板根本不在乎融資成本,老板覺得只要財務能在他需要錢的時候借到錢,成本高點無所謂。老板還舉例子說他當年房子賣不掉,借了2000萬高利貸打廣告,最后賺了5000萬,著名的廣告語“碧桂園,給您一個五星的家”就是從那來的。再有就是老板是農民出身,沒什么文化,對那些融資上的創新搞不懂,所以很恐懼。 三、吳建斌建議公司分拆酒店、物業、教育板塊獨立上市融資。這個老板不反對,但興趣不大。老板一心一意就想賣房子,只是把酒店、學校、物業這些當作住宅配套來看,根本沒有做大的想法。四、吳建斌多次建議老板學李嘉誠,因為長和的商業模式在資本市場上很受歡迎,有利于融資。碧桂園的商業模式在資本市場上很不受待見,資本市場總是認為中國這種住宅地產的開發模式要走到頭了。但碧桂園老板就覺得我這買賣現在做得這么好的,學李嘉誠干什么。五、吳建斌建議碧桂園要多元化,搞投資公司、做保險。但老板只想蓋房子,對其它的生意既不懂,也沒興趣。除了以上這些,吳建斌對碧桂園還有很多想法,但最后都沒干成。然而碧桂園在吳建斌的供職期間,銷售額從1千億增長至5千億,成為中國最大的房企。所以我覺得吳建斌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打工仔,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在抱怨老板很土,就知道蓋房子。不過我覺得給楊國強這種有想法、又有能力的老板打工其實很簡單,就是老板讓你干啥你就干啥,就完了。有的老板生意做到一定程度,他會很迷茫,他不知道該咋干了,這時候他需要吳建斌這樣的財務總監。但楊國強不是那種迷茫的老板,他有目標,而且知道該怎么干,他需要的只是執行者。后來,作者吳建斌離職了,當初邀請吳建斌加盟碧桂園的聯席總裁朱榮斌也離職了,我覺得他倆離職的原因差不多,因為他倆都不是好的執行者。 碧桂園為什么能夠走到今天,就是因為它的老板楊國強有一個很簡單的想法。他認為社會會不斷發展,中國的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還有很多農民要進城買房,即使大家都有房子了,還是有換房改善的需求,所以只要蓋好房子,總會有人買。很多人事業為什么做不好,就是因為他想法太多,他今天擔心政治、明天擔心經濟,幾年過去了,什么都沒做。還有的人今天干這個事,做一段時間,感覺難了,就轉行。換了幾個工作,最后什么都沒做好。所以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楊國強,給人生做減法,認認真真的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很多人認為碧桂園的成功靠的是所謂的三斌(總裁莫斌、聯席總裁朱榮斌、財務總監吳建斌)和成就共享、同心共享等制度,其實這些都只是表象。書中有一段對碧桂園園林公司的介紹,讓我感觸特別深。碧桂園房子最大的賣點就是小區的綠化特別好,被稱為碧桂園的核武器。我覺得綠化這個東西特別難搞,首先要美觀,后期還要不斷維護,成本也不好控制,讀后感.而且碧桂園在全國各地都有樓盤,不同地域適宜的植物也不同。碧桂園老板在很多年前挖了個人才,叫梁大師。梁大師原來在雅居樂做會計,喜歡繪畫,在雅居樂開發高爾夫球場時,跟當時的外國設計師學了園林設計。梁大師在碧桂園一干就是15年,做到了執行董事、副總裁。首先我覺得碧桂園老板很會用人,梁大師做過會計,懂得控制成本。梁大師一來到碧桂園,在楊國強的要求下,在園林公司制定了一個既能保證園林美觀,又能控制成本的獎罰管理制度。再加上梁大師多年的兢兢業業,才有了碧桂園的核武器。像梁大師這樣的例子在碧桂園還有很多,我們能學的就是碧桂園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這種匠心精神。你把一件事件做到極致,成功是一定的。 楊國強經常會講,一個人如果對家不好,家就會拋棄他;如果一個企業對社會不好,那么社會就會拋棄它。碧桂園的口號是“給您一個五星的家”,它有時可能做得不夠好,但它在努力去做。你可以去看,碧桂園的戶型設計、綠化做得都特別好,而且賣得也不貴,所以它房子才會賣得特別火。有些房企房子蓋得差,后期物業也不行,它自然就被市場所淘汰了。人出來做事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但做對社會沒意義的事,賺錢只是一時的,肯定不會長遠的。 以上就是我讀《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的感想,我沒去寫碧桂園的成就共享、同心共享,怎么管理,怎么賣房子的,因為那些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我又不去賣房子。很多事情要看到背后的邏輯,學到我們可以借鑒的東西。最后用楊主席的一句話自勉:“執著追求夢想,腳踏實地奮斗。”作者:嘿嘿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