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遠離暴力,樂享溝通——讀書之《非暴力溝通》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6 ![]() |
|||||
遠離暴力,樂享溝通——讀書之《非暴力溝通》讀后感2000字: 我們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給他設計規劃的路徑成長,強調家長權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尊重,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忽視了與孩子“合作”的重要性,也就容易導致責罵、批評、指責、爭論甚至戰斗。 我們應該與孩子通力合作,傾聽孩子的內心感受,與孩子一起共同商討應該如何面對他成長路上出現的問題、缺點和困惑。分享孩子的真實想法、感受以及需要。自我尊重、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好孩子。了解自己需要,滿足自我需要,才能更好體會孩子的需要。重新去體會一種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趁孩子還愿意粘著我們的時候,多帶他(她)走走,多陪他(她)玩玩”。這是前些日子洪淳一媽媽的話,我感同身受。 雖然我錯過了一小部分女兒的童年,但慶幸的是,一切都不晚!書中說的單純地享受相互陪伴,我腦海中浮現出很多畫面:弟弟唱歌姐姐彈鋼琴伴奏我錄視頻記錄;我和姐姐打乒乓球,弟弟和爸爸打籃球;我和弟弟下象棋,已經讓他單個車馬炮,姐姐還會偷偷支招;全家都在書房各自抱著一本書啃,弟弟看得興起時突然傻笑,引得我們大笑;爸爸媽媽對飲時,讓姐姐彈首《夢中的婚禮》助興……這些單純的快樂是無價的。 貼標簽這個錯我時不時的就會犯一次,不只是給孩子,給自己也帖,潛意識的否定自己的事經常發生,我知道錯了,努力一點一點的減少吧。 女兒曾問過學習的目的,我說希望她通過自己努力,登上一個更好的平臺,和更棒的人并肩攜手,敢失敗未必不是英雄,奮斗了就問心無愧。 責任和權力是對等的,期望孩子有責任感,就要給他相應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前陣子我開始有意識的把事情提供兩三個選項供他選擇。 我對貼標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給他貼上什么樣的標簽,他就會朝著標簽方向走,類似于自我催眠的效果。 帶著師傅今日操場一課的心境來閱讀本章節,感受還是不一樣的。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抵說的就是這種感覺吧。引出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用正能量的優點弱化缺點、大格局目標地位、貼適合的標簽等,我記下并有學習意愿,愿意向更優秀的殿堂邁進,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只要我們不曾懈怠,就定會被生活善待。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十萬個為什么,我們為什么不能也有十萬個為什么呢?凡事多問孩子一句為什么,可以讓他主動思考,也可以了解事情背后孩子們的真實意圖。當孩子提要求時,問一句他為什么這樣要求,當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我不理解,也問一句為什么這樣做,或許會有意外收獲呢。傾聽、接納和理解能夠滋養自我反省和學習。 關于文中提到的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沖突的方法,我有一個文中所說的缺點——扮演了法官。這個不難改變,我相信自己能克制,在安全的前提下,不干涉孩子們的互動。 本章節關于睡覺問題的策略,相信幾乎所有家庭都曾上演,我決定下次遇到就復制粘貼,然后再舉一反三到吃飯、結束游戲回家之類的問題上,改變語言表達方式,一定有不一樣的結局。 寫本章節讀后感前,先說一件事:今天傍晚,女兒從南潯古鎮春游回來,帶了兩個禮品——送給弟弟的慘叫雞、送給自己的鬧鐘。可是鬧鐘裝上電池還不動,是壞的,我面帶微笑的教她說:“買鬧鐘這類東西要讓商家現場試下好壞,特別是景區購物壞的幾率更高”。她郁悶的把鬧鐘全部拆卸,(又重新裝回,我安慰她:花幾十元讓你學會拆裝鬧鐘,又學了買東西經驗技巧,而且你眼光不錯,這個很有藝術感的鬧鐘可以當擺件,很值了。她心情好多了,她后來說以為我會罵她時,我發現我進步了,我不是偽裝的,根本沒想過要罵她或者生氣,而是自然而然的這樣去處理這件事。 我做的就是本章節所說的內容,從孩子的視角思考和看問題,她已經很難過了,我就應該關愛她,尋求聯結,用我的行為來給她情感的安全感。 之前對禮物的理解實在具像化了。更多的是想到物質的給予孩子,沒有想過用心去留意并感謝孩子反饋給我們的禮物,可能是一次漂亮的成績,一個他剛剛獲得的新知識點,他剛剛聽到的一個新笑話,發自內心地接受孩子的禮物比給予同樣重要。 “長頸鹿式”的語言表達很有新意!要表達,先傾聽,最重要的是先自我傾聽,才能更好地傾聽到孩子的真實感受、需求。“我感覺……因為我需要/你感覺……因為你需要/他感覺……因為他需要。”這樣的句式練習確實有效。 孩子的成長確實很快,讀完本章節,再次提醒自己要不斷修正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放棄僵化的思想,與孩子一起探討需要,探討彼此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方案。“在對與錯之外,找到一片與孩子相見的田野”。 沖突的解決之道在于雙方討論,而不是爭論或者戰爭。要先確信自己能解決沖突,能幫助孩子滿足他的需要。與孩子一起合作,讓孩子無需擔心他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讓孩子相信能一起找到滿足彼此需要的最佳方案。如此重復,如此總結更好的溝通方法。 今天再次總結了有遠見與胸懷、坦誠的“長頸鹿語言”核心精髓,借用長頸鹿視角,追尋初心,并且傾聽孩子的感受與需要。避免出現“豺狗語言”暴力,不貼標簽:你太刻薄,你很笨,你好懶。不評判:你是錯的,我是對的,你是壞人,我是好人。不責備:都是你的錯,你本來應該……都怪我。不拒絕選擇:你非得……你不能……不下命令:你要不按我說的做,我就……。改變思維方式,改變語言表達方式。今后逐步把課文里的小游戲拿到家中實踐,力爭與孩子一起,再進一步! 一個又一個小游戲,從不同的視角,不同層面再次讓我重溫“非暴力溝通”的精髓,控制情緒,彼此信任,不氣餒,有效疏導沖突。“用暫停鍵”和“兩幕劇”,這些小技巧對實現平和地化解沖突有特別好的效果。“長頸鹿式”這個比喻特別深入腦海,時刻提醒自己:現在是什么感受,孩子是什么感受,放松自己,在幫助孩子放松,彼此連接,面對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 “無錯區”的故事,分享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們就是自己在跟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的一幕又一幕,觸動心靈!激發并幫助我如何實現對自己的肯定,對孩子的觀察,傾聽內心的自我。讓我和孩子一起,活在一種更加開放、欣賞和互相喜愛的感受中。 故事里主人公的困惑與感受,我自己在生活中也同樣遇到,有切身體會,甚至犯的錯也類似。通過學習,掌握技巧,既找到妥協,也看到了事情的多面,找到解決方案,體驗久違的輕松時刻。正如書上說的,孩子在成長,在改變,我自己也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努力,掌握更多技巧并嫻熟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再次感謝“非暴力溝通”,感謝“覺然”!作者:陳蕖蕻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