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流亡公子重耳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9/24 ![]() |
|||||
|
流亡公子重耳公子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年老的時候,寵愛一個妃子驪姬,想把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立為太子,把原來的太子申生殺了。太子一死,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險,逃到別的諸侯國去避難了。 晉獻公死后,晉國發生了內亂。之后夷吾返國奪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迫不得已到處逃難。重耳在晉國算是一個有聲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著他。 重耳先在狄國住了十二年,因為發現有人行刺他,又逃到衛國。衛國看他是個倒運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們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地方,實在餓得厲害,正瞧見幾個莊稼人在田邊吃飯。重耳他們看得更加口饞,就叫人向他們討點吃的。 莊稼人懶得理他們,其中有一個人跟他們開個玩笑,拿起一塊泥巴給他們。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動手揍人了。隨從的有個叫狐偃的連忙攔住,接過泥巴,安慰重耳說:“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給我們送土地來啦,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嗎?”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臺階,苦笑著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來到齊國。那時齊桓公還在,待他挺虛心,送給重耳不少車馬和房子,還把本族一個姑娘嫁給重耳。 重耳覺得留在齊國挺不錯,可是跟隨的人都想回晉國。 隨從們背著重耳,聚集在桑樹林(wood)里商量返國的事。沒想到桑樹林里有一個女奴在采桑葉,把他們的話偷聽了去,通知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對重耳說:“聽說你們要想回晉國去,這很好哇!” 重耳趕快辯白,說:“沒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勸他返國,說:“您在這兒貪圖享樂,是沒有出息的。”可重耳總是不愿意走。當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隨從們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車里,送出齊國,等重耳醒來,已離開齊國很遠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國。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對狐偃說:“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們實在沒有力量發兵送他回去。” 狐偃說:“這我們全曉暢,我們就不再打擾你們了。” 離開宋國,又到了楚國。楚成王把重耳當做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楚成王對待重耳好,重耳也對成王十分尊敬。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請重耳的時候,開玩笑地說:“公子要是回到晉國,將來怎樣報答我呢?” 重耳說:“金銀金銀財寶貴國有的是,叫我拿什么東西來報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著說:“這么說,難道就不報答了嗎?” 重耳說:“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夠回到晉國,我愿意跟貴國交好,讓兩國的百姓過太平的日子。萬一兩國發生戰爭,在兩軍相遇的時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時候行軍,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動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聽了并不在意,卻惹惱了旁邊的楚國大將成得臣。等宴會結束,重耳離開后,成得臣對楚成王說:“重耳說話沒有分寸,將來準是個忘恩負義的家伙。還不如趁早殺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虧。” 楚成王不贊成成得臣的意見,正好秦穆公派人來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國(都城雍,在今陜西鳳翔東南)去了。 原來秦穆公曾經幫助重耳的異母兄弟夷吾當了晉國國君。沒想到夷吾做了晉國國君以后,反倒跟秦國作對,還發生了戰爭。夷吾一死,他兒子又同秦國不和。秦穆公才決定幫助重耳返國。 公元前636年,秦國護送重耳的大軍過了黃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返國即位。這就是晉文公。 |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