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爆炸煎餅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10/27 ![]() |
|||||
|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被卷入血腥的二戰中。為了打擊日本人,美國中心情報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隱藏在中國的特工,決定與中國的游擊隊相助,在日本占領區破壞敵人的補給線,比如炸毀橋梁,燒掉倉庫,伏擊運輸車隊…… 戰略情報局為游擊隊研制了許多用于搞破壞的“小玩意兒”。比如,燃燒到一定高度就會爆炸的蠟燭,能在空中引爆炸彈、炸毀敵機的氣壓式引信,以及靠海水侵蝕引爆炸毀敵艦的“咸水炸彈”等等。 要想炸毀結實的東西,例如橋梁、碉堡,最需要的依然高性能的炸藥。 炸藥,美國有的是。可問題是,高性能的炸藥體積比較大,目標顯明,很難隱藏,怎么才能躲過日本人無處不在的搜檢,把它們平安地運到目的地呢?特務們總不能背著裝滿炸彈的背包,大搖大擺地上街吧? 偷運?慘痛的教訓證明,偷運也行不通。戰略情報局曾經派一個小隊的特工偷偷運輸了一批炸藥到日占區,但還沒有交到游擊隊手里,便被日本人發現,特工小隊也全都淪為俘虜。 必須想辦法逃過日本人的搜檢。 最好是把炸藥偽裝成一種完全不像炸藥的東西,讓搜檢的日本人猜不到這是炸藥。 這個慶幸而又困難的義務被交給了美國戰略情報局的武器專家。這些專家還真不負眾望,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高招—— “杰邁瑪阿姨”是美國知名的面粉品牌。戰略情報局用這個名字代指他們研制出的特殊炸藥。 戰略情報局專家的打算是把百分之八十的高性能炸藥跟百分之二十的上等面粉殽雜在一路。面粉是白的,炸藥也是白的,兩者看起來險些一模一樣。背著這么一袋“杰邁瑪阿姨”面粉經過日本人的搜檢站,日本人不可能意識到面粉其實也是要命的炸藥。 天才,真是天才的創意! 可萬一出了意外怎么辦9比如,有的日本兵見財起意,把爆炸面粉強行沒收——在游擊區掃蕩的時候,日本人奉行的就是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日本人搶了爆炸面粉,如果做成饅頭、包子還好說。如果一時興起,做成煎餅,炸藥碰到高溫, “砰”的一聲爆炸, “杰邁瑪阿姨”面粉里的秘密豈不就要暴露了。 科學家們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爆炸面粉研制成功后,專家們做過一個煎餅實驗:把三杯軍事用的“杰邁瑪阿姨”面粉和一點兒發酵粉殽雜在一路,接著倒入一些牛奶,打入一個雞蛋,一遍又一遍地攪拌,直到成為白乎乎的一團,拍成面餅。然后,在平底鍋中倒入一些融化的豬油,點火,小心翼翼地把面餅放出來,不停地煎,直到把面糊剪成一張又薄又脆的煎餅,甚至焦黑一片,爆炸煎餅都沒有發生之前人們擔憂的爆炸。 “這種煎餅能吃嗎?”有人擔憂地問。 “沒問題!睂<夷闷鹨粔K煎餅大大地咬了一口,“嗯,不錯,不錯,有煎餅的味道! 當然,和真正的煎餅相比,這些殽雜了炸藥的煎餅的味道有些古怪,但吃了不會中毒,也不會讓日本人把它們和炸藥聯想到一塊兒去。 怎么回事?這么高的溫度下,爆炸煎餅為什么沒有爆炸? 秘密在于專家使用的高性能炸藥。這種炸藥叫環四亞甲基四硝胺,不但看起來像面粉,而且還特別耐高溫,無論攪拌依然烘焙都沒有問題。 “這種煎餅還能當炸彈用嗎?”又有人提出疑慮。 “那就讓我們用事實來證明! 專家把煎餅包進一塊面團里,放到一根電線桿上,用黑膠帶流動好,插上兩根軍用雷管,撲滅。砰,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電線桿被炸斷。 棒,真是太棒了,大家一路鼓掌。 戰略情報局派人把成袋的“杰邁瑪阿姨”帶到中緬邊境,送到了中國游擊隊的手里,而且細心殷勤地提供了完善的后勤服務——特工手把手地教游擊隊員怎么使用爆炸煎餅。特工特別警告,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要品嘗這種爆炸煎餅,但依然有人不顧警告,吃了整整一張,結果難受得要命。 煎餅炸彈首先被用來對付一座被日軍占領的大橋。 兩名游擊隊員被派去執行義務。他們各挎著一籃子的煎餅向大橋走去。大橋前有好幾個搜檢站,另有一批批巡邏的士兵,但他們一看到籃子里的煎餅,便招招手放行了。 游擊隊員輕易地接近大橋,把煎餅流動到橋身上,插入雷管,定時,撲滅,離開,走到安全地點,然后,轟,大橋被炸成廢墟。 從1942年11月開始,一向到1945年二戰結束,一共有15噸“杰邁瑪阿姨”爆炸面粉被靜靜運到中國戰場,日本人被炸得暈頭轉向,氣急敗壞,卻一向沒有發現這些隱藏在面粉里的炸藥的秘密。 在戰爭中,任何東西都可能化身為武器,當然也包括食物,例如奶酪也能當炮彈,土豆也能“擊沉”潛艇。 奶酪也能當炮彈 公元14世紀到18世紀,荷蘭北部小鎮艾旦出產的一種奶酪非常流行。那是一種用紅蠟包封的黃色奶酪,長時間存放、運輸都不會變質,人們將這種奶酪命名為“艾旦”。因為可以長期保存,艾旦常常被事先的海船采購充當遠洋食物。不管是歐洲依然美洲,大部分商船、軍艦的餐桌上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不夸張地說,在軍艦上,艾旦是除了炮彈以外儲存量最多的物品。 19世紀60年代,巴西和烏拉圭之間爆發沖突,雙方在海上展開連番惡戰。在一次戰斗中,一艘烏拉圭軍艦的炮彈用光了——事先的火炮使用實心彈丸,炮彈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鐵疙瘩——艦長科伊情急之下突然之間之間之間想到船艙里另有大袋大袋的艾旦奶酪,士兵們平時都抱怨這種超期存放的奶酪咬不動、砸不爛,比石頭還硬,這時候正好把它們派上用場。 科伊艦長馬上令人把餐廳里的艾旦奶酪一切搬到甲板上, “不是要在臨死前吃最終一頓,是請敵人吃艾旦炮彈!”艦長指示炮手,按正常的火炮發射程序先裝填炸藥,然后再放入艾旦牌“炮彈”發射。在隨后的幾分鐘里,科伊的軍艦重新怒吼起來。雖然最初的幾枚奶酪炮彈沒能擊中目標,但終于有一枚撞上巴西軍艦的主桅,奶酪炮彈堅固的外殼被撞得粉碎,像彈片一樣四處亂飛,恰好擊中了站在巴西艦長旁的兩名士兵。很快,又有四五枚奶酪炮彈擊中巴西軍艦,紛飛的“彈片”打傷了好幾個士兵。巴西艦長見勢不妙,連忙命令撤退。烏拉圭人敗中取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水師曾用土豆“擊沉”日本潛艇。 事先,美國“奧本寧”號驅逐艦在所羅門群島附近的海面上發現了一艘日本潛艇,日本潛艇也發現了他們。 “奧本寧”號首先開火,因為倉促上陣,手忙腳亂,以致彈彈虛發,沒有擊中日本潛艇。 日本潛艇隨即掉頭反擊,全速駛近“奧本寧號”的射擊死角,使美艦火炮無法發威。美軍被日本潛艇這突如其來的行動嚇得目瞪口呆,居然連拿槍都來不及。水兵們只好隨手撿起堆放在甲板上預備做菜吃的土豆,雨點般地向日艇擲去。 日本水師誤以為是大批新式武器向自己襲來,便不顧一切地沉著逃走。日本潛艇開足馬力,減速下沉,企圖趕早脫離險境。不料在匆忙逃跑時撞上了海底暗礁,被撞得四分五裂。全艇官兵都喂了魚蝦。 |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