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讀后感600字:
本書講述了清朝順治到康熙年間,官員陳廷敬的事跡。陳廷敬原名陳敬,第一年科考入獄,第二年科考遭人陷害,幾近喪命。幾經(jīng)周折,被順治帝看中,賜名廷敬。康熙登基后給康熙進講,康熙親政打殺鰲拜,陳廷敬立下首功。山東福倫案,高士奇搶占民房案,龍亭案,寶泉局虧空案,云南王繼文案,明珠索額圖倒臺案。一系列事件串燒成陳廷敬宦海一生。
康熙年間可以說在整個清朝是太平盛世,然而就是這樣的盛世,依然是貪官污吏橫行,皇帝大臣互相利用博弈,權(quán)利的中心和財富的中心,人性扭曲到了極點。陳廷敬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沒有屈服在權(quán)勢和金錢之下,而是以天下百姓為先,以國家利益為先,在索爾圖和明珠拉幫結(jié)派是,沒有站隊,而是選擇中立,可以說是清官,晚年康熙送給他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讀后感·可以說這是皇帝對臣子的最高評價,也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人格的最高評價。
書中的一些細節(jié)也是發(fā)人深省,比如山東福倫說山東豐收了,百姓都自愿多交錢糧給國家。
康熙頒發(fā)了圣御十六條,馬上就有官員為其修龍亭,說是百姓自發(fā)學(xué)習(xí),從6歲到70歲的百姓都會背圣御十六條。陳廷敬說凡是說百姓自愿的,都是逼迫百姓的,百姓自愿上交的錢糧,都是帶血的。
古往今來,大同小異,人還是那些人,事還是那些事,只是換了個名字罷了。作者:熊二和二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