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11 ![]() |
|||||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讀后感1500字最近讀了一本關于巴菲特早期投資經歷的書,書名叫《巴菲特的第一桶金》,作者是[英]格倫·阿諾德(GlenArnold),中文翻譯是楊天南先生,現在記錄一下自己的讀后感,文章的一部分內容摘取《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書中原文。 1949年,年輕的巴菲特讀到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他被書中介紹的價值投資思想深深影響,隨后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參加格雷厄姆的課程,后來巴菲特獲得了在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的機會。巴菲特很年輕時也是看K線,聽消息“炒股”的,直到讀了《聰明的投資者》才醒悟,《聰明的投資者》出版已經數十年了,但到今天這本書都是很多價值投資者的圣經。 可惜的是,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公司才工作兩年,老師就要退休了。于是,25歲的巴菲特返回家鄉奧馬哈并成立了投資合伙公司。 在巴菲特成立投資合伙公司的年代,很多公司的股價低于其內在價值,這些股票被格雷厄姆稱之為“煙蒂股”,在這些股票的股價低于內在價值時買入,等到股價恢復正常或高于內在價值時賣出,早期的巴菲特正是靠著這種投資方法獲得很好的投資回報。 1962年,巴菲特以合伙公司的部分資金購買了位于新英格蘭地區的紡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但新英格蘭的紡織業日漸蕭條,因為它受到廉價進口商品的沖擊,利潤越來越差。之后巴菲特將公司原有的資本拿去投資一些他擅長的領域。 在巴菲特主導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一系列保險公司,對于巴菲特而言,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扣掉理賠和管理成本之后賺錢的可能性之外,關鍵之處在于保險公司坐擁大量現金(也就是浮存金),因為保險公司的客戶要先繳保費,而理賠是出險之后才發生的,巴菲特可以使用這些浮存金進行投資。包括投資收購的喜詩糖果,截至《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寫作之時,喜詩糖果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創造了總共超過19億美元的資金。經過一系列杰出投資,使得伯克希爾這家原本日漸衰落的紡織公司,有了超乎尋常的成長。從1965年到1978年,標普500指數年漲幅為4.63%,而同期伯克希爾每股賬面價值的年化成長率高達21%。 巴菲特的早期投資思想主要受老師格雷厄姆影響,《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書中也提到格雷厄姆對投資的看法。當時他看到,有人買股票就是在博傻,因為股價的上升會導致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價格;他看到,有人買股票是基于圖表、推薦、對企業的誤解和內幕消息。 格雷厄姆和多德提出的投資定義如下: “投資是經過深入分析,可以承諾本金安全并提供滿意回報的行為。不能滿足這些要求的行為就是投機”。 當你投資一家公司,便擁有了這家公司的一部分股權。你的問題應該從一個公司所有者的角度出發,就像擁有了整個公司一樣,而不僅僅是一個小股東。 在購入股票時,構建一個安全邊際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修建公路橋梁時要考慮額外承重安全一樣。一座橋梁在建造時,不能僅僅滿足于曾經承受的歷史最高風速和最高承載紀錄,它的建造標準必須高于這些。 同樣,只有當股票價格與你計算的內在價值之間有著巨大的安全邊際時,才應該出手。這里巨大的安全邊際,是為下跌留有余地。 不要指望投資能百發百中,不要在過分樂觀的時候買入,不要讓貪心越出你的能力圈,不要承受無法承受的風險。 書中也描述了格雷厄姆所說的市場先生: 格雷厄姆是這樣講述這個故事的。比方說,你與“市場先生”合伙開了一家企業,兩人各自持有50%的股份。市場先生是個非常勤快的人,他會每天跑來向你提出一個報價,按照這個報價,或是他買下你手中的股份,或是他賣給你他手中的股份。他實在是一個勤奮的人,實際上,他會整天給你報價。此外,他還很情緒化。有時候,他會樂觀興奮,報出很高的價格買你手中的股份;有時候,他會情緒低落,只想放棄生意,想以很低的價格將他手中的股份賣給你。 市場先生的說法教別人正確對待股市的波動,大部分投資者都是很容易受股價短期漲跌影響的,我們平時要做的是加深對公司的了解,如果你對公司深入分析,你就能正確判斷所謂的短期利空消息從長期來看對公司是沒有什么影響的,即使下跌也不用擔心,大跌反而是你買入的好機會。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