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毛片欧美一级说乱,a在线观看欧美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故事分享網(wǎng)m.8c1c.com >> 童話故事 >> 正文
  《修身要旨》讀后感2000字           ★★★ 【字體:
《修身要旨》讀后感2000字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7/31    

  義利之辨——《修身要旨》讀后感2000字:

  怎樣去除后天對心的蒙蔽?

  首先我們要知道蒙蔽我們心的因素是哪些。簡單說,蒙蔽“明德”的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人的私欲,二是社會的負面影響。前面談到的念上三大病,貪欲、傲慢、歹猜,基本都是來自于人的私欲,而上文講的錯誤的理念、錯誤的思維方式,則基本都是社會對人的負面影響了。儒家本著“反求諸己”的精神,更重視去除人的私欲對心的蒙蔽,因此宋代以來的各位大儒都提倡“存天理、滅人欲”,只有去除人欲、私欲,才能存養(yǎng)天理,也才能達到“明明德”。

  源自人的私欲,蒙蔽人的美好素質(zhì)的因素主要是兩個,一是欲,就是獲利之心,對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一是情,就是情緒和情感。所以俗話才講,利令智昏、意亂情迷。智慧被蒙蔽主要是因為利,是利欲熏心,心意的混亂主要是為情所迷。

  因為宋明大儒們往往強調(diào)“存天理、滅人欲”,給后世留下一種誤解,以為儒家不允許人追求物質(zhì)利益,儒家的修行就是要徹底消除人的欲望。這種誤解直到當下仍舊存在。我覺得,對這句口號中“滅人欲”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克制人的欲望,也就是儒家另一經(jīng)典《禮記》中所說的“欲不可縱”,不可以放縱欲望。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格言聯(lián)璧》講“貪如火,不遏將燎原;欲如水,不遏將滔天”。

  正是因為利、欲是蒙蔽人心的首要因素,所以儒家歷來非常重視討論應該如何對待義與利,這就是非常有名的“義利之辨”。

  實際上,孔孟都不曾否定物質(zhì)利益、禁止人追求物質(zhì)利益。孔子是說過:“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用不義的方法獲得富貴,對孔子來說,就像天邊的浮云那樣的遙遠,那樣的不切實際,但如果是用符合義的方法獲取富貴呢?孟子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情況下,人應該選擇熊掌,在生與義不能兼得的情況下,人應該選擇義,但如果二者可以兼得呢?

  儒家對義與利關(guān)系的看法,我認為,戰(zhàn)國時期與孟子齊名的另一位儒家學者荀子,已經(jīng)說得十分清楚了:“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荀子認為,義與利任何一個都是無法消除的,就是堯舜那樣的圣王也不可能讓百姓拋棄欲和利,關(guān)鍵在于,不要讓對利的追求妨礙到義。從修身的角度說,不放縱欲望,使對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不達到對心產(chǎn)生蒙蔽的程度,就符合“義”了。

  漢代大儒董仲舒說過這樣一句話,“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關(guān)鍵是端正義而不是謀利,關(guān)鍵是明道而不是求有功。朱熹認為:“仲舒說得不是。只怕不是義,是義必有利;只怕不是疲乏,是道必有功”。朱熹這句話代表著儒家義利之辨的另一方面的內(nèi)容,將義與利、道與功對立起來就是不對的,實際上恰恰相反,遵循義才容易獲得利,遵循道才容易成就功。

  如果僅僅以追求物質(zhì)利益為出發(fā)點,你會發(fā)現(xiàn),利益永遠在你的正前方,不論你怎樣努力奔跑,永遠也追不上它;如果你將追求道義為出發(fā)點,你會發(fā)現(xiàn),利益就在你的腳下,垂手可得。所以荀子才說:“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將義放在前面、將利放在后面的人一定會獲得榮耀,反過來,將利放在前面、將義放在后面的人,就是自取其辱了。

  放縱欲望最終的結(jié)局必然是“心為物役”。比如說,對住房的需求,也是一種物質(zhì)利益吧,對房子的欲望要加以控制,才不會使你的心受到蒙蔽。讀后感我想大家都會認同這樣的理念:房子不必太大,夠住就行。但是,如果不遏制自己的欲望而是放縱自己的欲望,那么,多大的房子才算夠住呢?再加上攀比心和虛榮心作祟,就會永遠覺得房子不夠住,兩室換三室,三室換錯層,錯層換越層,越層換別墅,放縱欲望就會永不知足,結(jié)果這一輩子就一直在為換更大的房子而奔波,顯然他的心就被房子這件外在事情控制了、奴役了,就是“心為物役”。

  儒家提倡的八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合稱“八德”,其中的廉,就是對物質(zhì)的追求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也是為了不讓對物質(zhì)的追求蒙蔽自己的心、磨滅自己先天的美好素質(zhì)。

  《老子》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沒有比放縱欲望更大的罪惡了,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災禍了,沒有比貪得更大的錯誤了。放縱欲望、貪得、不知足,在老子看來,這些都是錯誤、罪惡,是人生的災難。物質(zhì)利益在給我們帶來享受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災難,這是我應該注意的。

  因此,修“明明德”的第一件事,是將自己對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內(nèi),不要讓其左右你的心。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追求簡單的生活。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個童話故事:

  • 下一個童話故事: 沒有了
  •   相關(guān)文章
    普通童話故事 《修身要旨》讀后感2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讀愛的教育有感6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讀后感…
    普通童話故事 《荒原狼》讀后感8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后感8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強風吹佛》讀后感1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豐田失敗學》讀后感1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花婆婆》讀后感6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十宗罪》讀后感4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5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谷中的秘密讀后感1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愛上讀書的妖怪》讀后感6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聰明的投資者》序言部分讀后感5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麥小包逆襲記》讀后感500字之考試心…
    普通童話故事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5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黃金時代》讀后感2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朝花夕拾讀后感4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囚蟻》讀后感5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城南舊事外傳·英子的故事》讀后感…
    普通童話故事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有感6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荒原狼》讀后感1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閱讀《阿里鐵軍》讀后感1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2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男人這東西》讀后感4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閱讀《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讀后感60…
    普通童話故事 《森林報(春)》讀后感心得體會
    普通童話故事 《請停止無效社交》讀后感30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爺爺?shù)狞S昏》讀后感8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稻草人讀后感600字
    普通童話故事 《工服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讀后感500字
    故事分享網(wǎng)聲明:本站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gòu)所有,如作者或來源機構(gòu)不同意本站轉(zhuǎn)載采用,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粵ICP備2022003335號 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