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審美閱讀十五講》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8/19 ![]() |
|||||
《審美閱讀十五講》讀后感1500字作者:王明玉。收到美盧老師工作室寄來的書,內心雀躍不已!但是一看到《審美閱讀十五講》這個書名,心就開始顫抖,擔心書里講述的都是甚為難啃的高深理論。畢竟是第一本不用自己掏錢的名師推薦的專業書籍,內心難免興奮,還是忍不住充滿期待的翻閱起來,直到把序看完后,了解了這本書大都采用學術講座的風格,還有意保留講課的口氣和生動的文風,有“講”的現場感,這才稍微放下心。 這本書共有十五講,主要是從審美的角度,闡述了詩歌、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體的美學賞析原則和方法,學習的載體既有古典的、也有現代的,最珍貴的是作者孫紹振老師信手拈來的大量文本賞析案例,有時候讀著讀著就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沒錯,是不帶夸張卻帶感嘆號的“拍案叫絕”!相信,當你發現自己小時候學的很多詩歌散文都白學、白背的時候,你也會是這種反應。 就拿李白那首家喻戶曉的經典詩歌《靜夜思》來說,還沒進入幼兒園的我就已經熟讀成誦,加上自己現在還當了幾年低年級的語文老師,這首詩也教了好幾遍,但直到讀完孫老師的解析后,我才發現,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和教學,一直停留在表層的語言文字層面,詩里意脈轉折的美妙之處,之前并沒有捕捉到。 要把古詩上出美感來,我常常會在詩句理解上下功夫、在吟誦上下功夫、在營造意境上下功夫……最后常常發現依然上不出美感來,反思的方向往往是在教法上找原因、在平時的朗讀習慣上找原因、在配樂上找原因……萬萬沒想到,是認知、能力的淺薄導致的文本解讀不到位。然后還草草安慰自己,低年級的古詩教學嘛,能讀通讀順就行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明白詩里的妙處。 依然以《靜夜思》為例。從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們明白,李白看到床頭皎潔的月光,不禁懷疑:這么亮這么白的光不像是月光,有沒可能是霜啊?第三四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也明白,他抬頭看月亮,低下頭時卻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那么,這首詩美在哪里呢?美在第三句,意脈的轉折之處:李白抬頭看月亮……為什么要看月亮?他本來抬頭看月亮是為了搞清楚,這地上又白又亮的光到底是月光還是霜?結果一看到月亮就把剛才的疑惑拋出腦后了,他沉浸在思鄉的綿長思緒里,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愁……鄉愁不就是這樣敏感嘛! 哪怕你無意觸動,它也會冒出來。然后再聯系李白生平遭遇,我們就可以領著孩子把李白還原出來。“立象以盡意”,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李白寫月亮是為了表達什么,什么樣的遭遇讓他看到月亮時想到的卻與我們不同。古詩之美,美在意脈轉折處,美在人物還原時! 這就是閱讀本書,明白了古典詩歌中意象、意脈、意境之間的聯系與作用后,帶給我關于“致美詩歌”教學的啟發。當然,書中像這樣令人恍然大悟、瞠目結舌的賞析篇目還有很多,如《下江陵》、《念奴嬌.赤壁懷古》、《再別康橋》、《死水》等,涉及的解讀方法和概念孫老師都闡述的十分具體,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撇開收獲不說,這本書我讀了兩遍,有些章節除了圈圈劃劃之外,還有自己的閱讀筆記,或摘抄、或轉述,都是閱讀過程的思維痕跡,思考見證。孫老師強大豐厚的文學底蘊令我深深為之震撼,里面作為例子的好多詩歌都是我所喜歡且沒有讀過的,一邊讀,一邊百度原文,真的很享受!但是小說題材的文本賞析讓我讀起來略微吃力,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閱讀大都是基于應試的需要,只讀過片段,還因時間久遠而變得模糊,所以讀起來不僅容易走神,產生的共鳴也大大減少。感謝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閱讀的淺薄及努力的方向。 最后,真誠地感謝美盧老師推薦與監督!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