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周公之禮的由來典故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4/3 ![]() |
|||||
現(xiàn)代社會大眾所普遍理解的“周公之禮”通常來說指的是夫妻同房,“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guān)于同房的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 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睋Q句話說,在所有擁有公民社會的國家中,對榮辱感的認識——對君子之道的認識,使婚姻制度得以確立,婚姻制度又使家庭得以確立。 那么,周公之禮的由來典故是什么呢? 西周初年,世風日下,民間婚俗混亂不堪。 為明德新民,周公親自制定禮儀。周公從婚禮入手,對當時男女交接混亂的狀況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把男女從說親到嫁娶成婚,分為了七個環(huán)節(jié),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huán)節(jié),并且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細化,作了具體細致的規(guī)定,這些合稱“婚義七禮”。 這第七禮——敦倫,即敦睦夫婦之倫,含有指導新婚夫婦依禮行事的用意。其儀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之理,於是陰陽和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 敦倫:交配的文雅代稱。原為儒家用語,后為佛家借用,再后轉(zhuǎn)為男女交合。 儒家:《論語·八佾第三》:學儒必須敦倫盡分,始能希圣希賢。 佛家:求子三要:第一保身節(jié)欲,以培先天、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第三胎幼善教,以克隨流。(印光大師) 雖然說敦倫是交合的意思,但是專用于夫妻之間,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交合才能用敦倫二字,情人間是不能用這詞的。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中國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并制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于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據(jù)《曲阜縣志》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于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nèi)部的矛盾。結(jié)果殘余勢力即與周室內(nèi)部的反叛勢力勾結(jié)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三監(jiān)」管叔、蔡叔等人。結(jié)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 周公自幼篤行仁孝,多才多藝。文王在時,他以孝仁而異于群子;武王即位,則以忠誠輔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憂懼,卜求先王救助!爸芄谑悄俗砸詾橘|(zhì),設(shè)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痹敢宰陨硖嫖渫踔恚曳Q曰:“旦巧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 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攝行政當國”的重擔,并且教誨開導成王,以其終生輔國安邦。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來源。儒家思想學說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禮”,也源于周公!吨芄鈮簟芬话阆鄠鳛橹芄,人們也就不可避免將周公與夢直接聯(lián)系起來。這也就是夢經(jīng)常被稱為“周公之夢”或“夢見周公”的原因。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洗完的頭發(fā);吃一頓飯時,亦數(shù)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發(fā)吐脯」典故。周公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對河神祈禱說:“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么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攝政七年后,成王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于是周公歸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fā)現(xiàn)在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為周公忠心為國的品質(zhì)感動得流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為王朝操勞。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的發(fā)展嘔心瀝血,直至逝世,終天下大治。周公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離開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懷謙讓,把他葬在畢邑,在文王墓的旁邊,以示對周公的無比尊重。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