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卞和獻玉的故事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10 ![]() |
|||||
卞和獻玉的故事兩千多年前,蕪湖縣大荊山下住著一個樵夫卞和。他上無父母,下無兄弟,孤身一人靠打柴為生。 卞和的隔壁住著楚國的大夫子陽,子陽因為看不慣朝政,躲到這風景如畫的荊山來隱姓埋名。連卞和也不知道他做過十多年的朝廷大官。子陽的棋藝十分高超精湛。卞和便拜他做老師,一有空就跟他學奕。日子長了,不僅棋藝大大提高,就連談吐舉止也受了子陽的很大的影響。 荊山上怪石嶙峋,古樹參天,蘿藤爬滿斷崖,鮮苔長滿石壁,環境幽靜,氣魄雄偉,是人跡不常到的地方。山上時有仙鶴飛來,或棲于松間,或獨步崖頭。卞和也只顧打柴,從不去驚擾它們,有時還小心避開。 一次,卞和正在打柴,卻聽見一只仙鶴發出了凄厲的叫聲,好像在呼喊救命。卞和跑過去一看,竟是一條五尺多長的赤練蛇死死地纏住了仙鶴,無法掙脫,哀叫不已。卞和看準那赤練蛇的七寸子,一柴刀下去,只見赤練蛇痛苦地一抖身子,從仙鶴的身上掉在地上。 仙鶴脫險了,圍著卞和飛來飛去,啼叫不已,好像有很多感激的話要說。 過了幾天,卞和又上山打柴。經過打死赤練蛇的地方時,發現兩個白發老者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下棋,神情專注,正殺得難解難分。卞和便踮著腳走到老者身邊,默默的偷著看。兩個老者發現有人,一齊放下棋子,拉著卞和就要他下。卞和本來就有癮,又推不過,就下了起來。出手四、五子,卞和就覺得老者的棋路與子陽很不相同,格調不凡,便認真思考起來,想了半天剛要出子,兩個老者竟不見了。手里拿的棋子也沒有了。卞和四下瞧瞧,什么也沒有發現。轉身正要走,只見剛才坐的那塊大石頭,閃閃發光,晶瑩可愛。卞和用手摸摸,滑潤無比,像玉一樣。 回到家里,就請教老師子陽。子陽聽了,便讓卞和陪他上山看看。二人來到山上,但見這石頭晶瑩發光,油中透亮,里面還有個“影子”,好像是“核”。子陽高興得直跺拐杖,告訴卞和說:“這是一塊璞玉,只要鑿開,里面有一塊美玉。這樣的美玉,價值連城,一定要獻給國家,當作國寶。”說著,就讓卞和把它抱回家。 卞和十分敬重子陽,他決計為國獻寶。第二日,就帶了干糧,抱著璞玉高高興興地向京城走去。 當時楚國正是楚厲王在位。這位國君十分糊涂昏憒。一聽說有人獻玉,立即令卞和進殿。可一看卞和衣帽破舊,雙腳沾泥,象個樵夫打扮,心中不悅,這樣的窮漢能有什么美玉,說不定是個江湖騙子,來騙一頓美酒佳肴。便沉下臉,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拿著這塊大石頭來見孤王,用意何在!” 卞和不慌不忙地說:“大王,臣民乃蕪湖縣荊山樵子卞和,只因得了一塊美玉,要獻給國家,以振國威。” 厲王微微一陣冷笑,把龍案一拍,說:“大膽刁民!你分明拿著一塊石頭,卻胡說是塊美玉,欺騙孤王,來人,將這刁民拖下去削去一足,以儆天下大膽妄為之徒!” 卞和被削去一足,痛恨厲王目不識寶,艱難地在路上行了月余,才回到家中,抱著璞玉哭了一場。 不久,卞和聽說厲王死了,新國君武王接了位,便又思著獻玉。可是,老師子陽死了,沒人賑濟,已經窮得衣不遮體,蓬頭垢面,象個要飯的花子。但他為了那塊玉,還是下決心來到了京城。 武王比厲王更加專橫,且疑心很重。卞和到了大殿之上,武王一看就火了,這樣的要飯花子怎會獻玉?連聲喝道:“趕出去!趕出去!” 卞和把前次獻玉的事述說一遍,武王好像想起了什么,可再看看卞和這落魄的樣子,又看看他手里抱著那塊“石頭”,更是怒不可遏,喝道:“好個刁民,竟然敢拿著石頭冒充美玉,欺騙父王,又來哄騙孤家!來人!拖下去把那一足也削了!” 兩次獻玉不僅沒有獻成,反而被削去兩足,卞和傷心透了。癱在家里,抱著璞玉,啼哭不已。 卞和正傷心地哭著,和他下棋的兩個白頭老者進來了,一人手里拿著一只血淋淋的足。卞和一看,那正是被厲王和武王削去的自己兩足啊! 兩個老者也不和卞和說話,將他按住,把那血淋淋的兩只足接了上去。卞和頓覺兩條腿上熱乎乎的,不由得往起一站,竟是和原來一模一樣。他高興極了,轉身就要拜謝兩個老者,可已經不見了。他出門一看,只見兩只仙鶴,向那遠遠的天邊飛去。 過了些日子,武王又死了,文王接了位。這一回,卞和摸不清文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君,決定不再干傻事了。可心中仍然非常痛苦,為那美玉傷心呢!時常抱著璞玉大哭不已。 文王比前兩位國君開明得多。他聽說卞和常常抱著“石頭”在家里哭,又聽說他的兩只足又重新給別人安上了,心里非常奇怪。便傳下令旨,讓卞和帶著“石頭”進京。 這一回,果然不大一樣。卞和一進大殿,文王便賜了坐位,又問了關于那“石頭”的一些情況,還很溫和地聽了卞和的回答。 為了試別真假,文王便令人喊來了工匠,刨去外面一層以后,果然得到了一塊從未見過的稀世美玉。文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把這塊美玉拿給大家傳看。誰也沒有見過這么好的玉,大臣們贊嘆不已,都說大王洪福齊天,楚國才得了這么個“鎮國之寶”。文王很高興,給卞和封了個“云陽侯”。可是當宣他上殿謝恩時,卞和已經趁機不辭而別,仍回山里打柴去了。他一生雖說沒有做官,但他為國獻玉的精神比美玉還高潔,永為世人稱贊。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