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據為己用——孫子兵法讀后感之作戰篇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4/22 ![]() |
|||||
據為己用——孫子兵法讀后感之作戰篇: 上一篇主要講的是《孫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戰篇)的第三部分,選將,告訴我們“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的思想。這一篇文章主要介紹《孫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戰篇”的第四部分,據為己用。 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為勝敵而益強。 意思就是:在車戰中,凡一次繳納敵人戰車十輛以上的,就獎勵那個最先搶到戰車的人,奪得的戰車,要立即換上我方的旗幟,將戰俘與我方士卒混合配置乘坐,編入我方車隊。這就叫做戰勝了敵人又更加壯大了自己。 孫子在這里提出怎么處理戰場上的俘虜與戰利品。以戰養戰不單純指“因糧于敵”,而且奪得車輛、俘虜士兵,也要有遵循原則,這就是“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 孫子提出對待俘虜要視同自己的士卒,同乘兵車,供給同樣的食物,友善地教育他們,這不僅體現了一種人道的觀點,也是壯大自己、削弱敵人的特殊形式。因為殺敵一士,則樹百敵,只能逼敵死戰。而降敵一卒,則得眾心,最終會瓦解敵軍士氣。 因此“卒善而養之”是明智的兵家常用的謀略。古今中外兵家在實踐中創造了許多“卒善而養之”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是兩類: 一是“以義感召”。對從義者不計前怨,以大局為重,從道義上征服對手。 二是“棄仇善待”。以坦蕩的君子之心,拋棄個人恩怨,收降納將。 “卒善而養之”是一種兵不血刃、瓦解敵圍的謀略。 公元25年秋,漢光帝劉秀發病攻打洛陽。當時洛陽由綠林軍主帥朱鮪(wei)擁兵三十萬把持著,劉秀認為敵強我弱,只能智取,不能強攻,就換來原屬朱鮪下屬的岑彭,讓其勸降。 岑彭領命前往,至洛陽對朱鮪陳說利害。朱鮪心動,但又擔心自己曾殺害過劉秀之兄,后又反對更始帝劉玄派劉秀領尉河北,恐怕劉秀會計前嫌而不敢投降。 劉秀聞知后以大局為重,讓岑彭轉告朱鮪“適大事者,不忌不怨,鮪今若降,官爵可保”,并賭咒發誓,決不食言。 朱鮪得到劉秀的保證后,乃自縛出城向劉秀投降。劉秀親解其縛,待之以禮。當夜,朱鮪返程,于次日舉城投降。 劉秀兵不血刃便占領了洛陽,還收編了三十多萬軍隊。這樣的事例在戰史上還很多。 “卒善而養之”的方法甚多,其關鍵是以德善養,攻心為上。諸葛亮七擒孟獲,可謂“善而養之”的生動一例。 三國時期,南方部落酋長孟獲屢次侵擾蜀境,為解決北伐之憂,諸葛亮率大軍南征。 孟獲帶兵迎戰,蜀軍詐敗而逃,將孟獲部隊引入伏擊圈,活擒孟獲。諸葛亮對數千俘虜經過教育釋放回家。但孟獲不服,稱只是中了埋伏而被擒,若放他回去,定重整人馬與蜀軍決戰。若再能捉住他,方才心服。于是諸葛亮釋放了他。孟獲回寨后,逼迫部屬出擊蜀軍。眾將感諸葛亮不殺之恩,反而[綁了孟獲投蜀。孟獲以“手下人相害”為由,請諸葛亮再次放他回營。孟獲派其弟孟優托辭上門謝恩,帶領百余南軍潛入蜀營為內應。諸葛亮將計就計,將其弟及部署灌醉。夜里孟獲率軍攻擊,又中埋伏。孟獲又說其弟貪杯誤事,于是諸葛亮第三次將其釋放。 這一次孟獲四處求兵,集中了十萬人馬準備再戰。蜀軍佯敗,棄營撤退,營中留下很多糧草。孟獲誤以為蜀國內部出了急事才匆匆撤兵,窮起直追。豈料蜀軍埋伏于身后,前后夾擊,孟獲再度被俘。但其仍不心服,諸葛亮第四次放他回去。 孟獲改變策略,退避山中,以山高路險,蛇蝎暑瘴阻擋蜀軍,打算待蜀軍兵疲糧盡后出兵。不料蜀軍從小路進山,破除了天險,直奔而來。孟獲一意與蜀為敵,已眾叛親離。又被手下擒獲,押至蜀營。孟獲又是不服,諸葛亮第五次放了他。 孟獲設計詐降,身后跟精兵兩千,結果被諸葛亮識破。孟獲道:“這是我自己來送死,不算你的本事。”諸葛亮怒斥道:“再放你一次,下次抓住,如不服決不輕饒。” 孟獲如喪家之犬,找到烏戈國王,討來三萬身著刀槍不入的藤甲的蠻兵,決計復仇。初次交戰,蜀軍因不熟悉對方吃了虧。諸葛亮設計將其引入峽谷,前后堵住,用火燒殺,使藤甲軍全軍覆沒,孟獲被活捉。 這時,孟獲對諸葛亮垂淚拜道:“七擒七縱,自古未有,我該是好歹了。”表示心悅誠服,永不叛蜀。 諸葛亮仍以孟獲為部落之主,班師回朝。從此,擾攘混亂的南中,展現一派和平景象。 古代詩人胡曾《瀘水》詩稱贊諸葛亮南征:“五月馳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交。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據為己有,不是霸道的占有,而是友善同等的對待,像對待自己人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得眾心,得眾心者才能得天下。 據為己有,我認識是達到了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結果,而且,他可以使公司在競爭中發展。作者:浩瀚若煙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