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院志》讀后感8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 ![]() |
|||||
《院志》讀后感800字一本紅色,厚厚的《院志》放在辦公桌上,我拿起翻了幾頁,便再也放不下手。 于是,我坐在電腦前,坐了幾個小時,一點一點道出那些迸發在神經里的思緒。 榮譽軍人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豪的名字。代表著勇敢的犧牲,奉獻的熱血和無私的精神。 為了讓革命功臣安心療傷,安度晚年,榮軍醫院營運而生。作為全軍第一所榮軍醫院,是在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由老一輩革命家何長工同志在延安創建的。自1938年2月建院,80年來,榮康醫院先后收治殘疾軍人2萬余名,既有老紅軍,老八路,抗美援朝反革命戰爭各個歷史時期受傷致殘的革命邊區勞模和各個時期的先進人物。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若不是榮康醫院的同志們歷經周折,多方搜集資料,從繁雜瑣碎的片段中整理出完整的醫院發展史,我們又怎能知道崢嶸歲月留下的痕跡。閱讀這部《院志》,我對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榮譽軍人的關愛更加感激,為我能到榮院工作更加自豪。 雖然我不是護士,不是醫生,不能親自面臨榮軍服務。但我早已被那些歷史塵封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不管是守墓一輩子的張順京,還是十三歲參加革命十六歲就因公致殘的女同志羅桂生等等的榮譽軍人。每次看到他們,我都想到從別人口中聽來的感動。我多么希望,讀讀羅桂生在輪椅上出版的小說《尋夢記》、《楓葉續語》、《那年那月那些事》…… 從痕跡累累到嶄新容貌,從古老破舊的建筑到日新月異,從簡單的醫療設施到先進的設備,榮軍醫院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因為《院志》的出版,通過歷史記載對榮譽軍人的崇高敬仰,傳遞正能量,又記錄著榮軍醫院的發展蒸蒸日上。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紅色,厚厚的《院志》深深的震撼人心,如浪花里飛出的水珠,一顆顆圓潤透明。如碧空的眼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讓我在枯燥的工作中,()奮起敬業的火種。面對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一貫的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神圣的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我們一往無前。 院辦推出的“醫養結合”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推進措施有了揚帆之力,有了騰空之魄。愿“醫養結合”,成為“大健康”觀念的力量和信念。也愿醫院領導似領著群山趕跑的忍者,似拖著風帆靠岸的智者,在瞬息萬變中追求著不變,在不變中追求著千變萬化,帶領榮院與時代的較量,帶來更美好的家園。作者:青青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