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蘋果與破壞性創新——讀《創新者的窘境》有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7 ![]() |
|||||
蘋果與破壞性創新——讀《創新者的窘境》有感1500字: 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理論正經歷著廣泛的批判。以蘋果為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在互聯網時代理解這個本質上并不過時的理論。當然,更進一步的理解,則需要閱讀克里斯坦森發表在《哈佛商業周刊》的文章《什么才是破壞性創新?(What Is Disruptive Innovation?)》(鏈接回復可見)。 為什么蘋果手機比諾基亞手機貴,仍然被認為是破壞性創新?通過交流,體會到是自己不敢突破《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的定義。破壞性創新,克里斯坦森定義的是更簡單、更便利、更廉價的創新。但在蘋果手機面前,這個好理解的定義就顯得牽強,因為蘋果手機從誕生那天開始,就比當時的主流手機貴很多,蘋果公司的產品從來就比其他公司同類型產品貴。更便利?微軟當時的CEO鮑爾默說過,沒有鍵盤的手機,不會成功。 但蘋果手機就是成功了。 如果把破壞性創新給的定義改變為,產品的性能指標偏離了原先主流用戶的核心需求,那么按這個思路,就能解釋蘋果手機對傳統手機的突破了。蘋果手機顛覆的是對手機的定義,之前的手機是能打電話發短信的設備,蘋果手機整個網絡世界中一個有電話功能的多媒體終端。 這樣看來,《創新者的窘境》最大的貢獻在于,它第一次將創新這件事建立了基本的思考框架。就像我們的課本里說伽利略挑戰了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當兩個重量不同的球同時落到地上,代表亞里士多德認定的一條定理被推翻。后世開玩笑,說物理學就建立在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上,但亞里士多德定義了物理學大致的研究范圍,在他之前,什么是物理學都不清楚。《創新者的窘境》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和研究,將創新這件事由直覺帶入了理性思考,很多研究結論是反直覺的,例如第一次提出制約和產生創新是因為價值網。 亞馬遜公司初創時期賣書,就是尊重價值網。書的價值網高度成熟,書不存在因生產者不同產生質量差別,經過漫長的競爭,生產書的配套廠商只剩下最優秀的,這保證了任何一本書都是由最優秀的生產者生產的,書很少因為質量發生退換貨,亞馬遜唯一的關注點就是保證有讀者需要的書。而互聯網和數據庫的發展,也勉強可以支持網上書店的基本功能。沒有門店壓力的亞馬遜,賣著基本沒有退換貨壓力的產品,得到快速的發展。 破壞性創新,發生在隨著科技發展,出現新價值網的時候,將自己的才能接入這個新生的價值網,成功的機會就比較大。但也由此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破壞性創新的成功者,是進入新生價值網時機最恰當的,不是最早的。 蘋果公司在1993年就推出過掌上電腦牛頓機。但由于配套的所有價值網還沒有成熟,花費蘋果公司無數金錢后,仍然達不到用戶的預期,黯然叫停。讀后感直到2010年,將近20年后,隨著液晶彩屏,多點觸摸這些技術逐步成熟,蘋果公司才實現用戶心目中和電腦用戶體驗相同,甚至有所超越的掌上電腦iPad。 由蘋果公司將蘋果手機作為多媒體終端開始,帶動了電子設備相互傳輸信息的風潮,新的價值網出現。目前的技術,還是由同一家公司生產的不同電子設備,由這家公司的大型電腦,通過移動互聯網相互溝通。如果用戶愿意為這些電子設備采集的數據付費,那么這些電子設備用比成本還低的售價就可以接受,按小米公司的CEO雷軍說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節奏把握就成了現在各個高科技公司最關心的。落后別人一點不怕,沖快了,當初蘋果公司掏錢建設整個掌上電腦價值網的悲慘故事就會重演。 高科技公司電子設備互相溝通,或者用高大上的講法,萬物互聯。對于傳統公司,萬物互聯帶來的產品可以低價或免費是破壞性創新。但是高科技公司之間,萬物互聯已經成為共識,相互之間形成了延續性創新的競爭。按《創新者的窘境》的總結,延續性競爭,誰領先一步不重要。 對于個人,產品設計和技能訓練就要有用戶體驗可以反饋的前瞻思維。目前最大的好處,就是各個高科技公司為了采集足夠的數據,免費開放平臺,個人可以用平臺測試打磨自己的產品,雖然收集用戶數據的能力沒有平臺公司強,但有這個交流數據的機會,比沒有強。如果還想通過個人比公司生產成本低來致富,可能會是越來越走不通的路。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