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18 ![]() |
|||||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讀后感2000字——第四章品格決定成就: 孔子曰:“德才兼備、以德為首。”意思就是說,品格和才能,應該以品格為先。“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是時下比較流行的網絡用語。由此可見,從古至今,品格都是能讓一個人立足于社會,不斷取得成功的核心競爭力。 每個人都不是孤島,不可能獨立的存在。所以,好的品格可以讓人受益終身,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緊緊抓住“品格”這條亙古不變的繩索。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一句話,“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復和堅持的力量。”記得在系統課上,賈老師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其實我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比任何人都執著。” 正如賈老師說的,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是一帆風順的。當一個人面對挫折時,他的信念有多強,韌勁有多大,他的事業成功的概率就有多大。 將嚴謹、務實、執著的心態培養成一種習慣和自覺,是我們通往成功的必要因素。受賈老師執著精神的熏陶,賈老師的一雙兒女也都比較求真務實。女兒即使在“非典”放假期間,每天也要學習十來個小時,做一套數學高考卷。高考時數學以138分的好成績進入上海財經大學,大學期間堅持每周至少讀一本課外書,來拓寬她的知識面和提高她的人文素養。 兒子賈語凡從網癮中走出來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在短時間內成績直追而上,一舉考入重點大學。 沒有沒有前途的行業,只有沒有前途的人。在你立足之處,深挖下去,定人有清泉涌出。賈老師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具備了執著的品質,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你執著于事業,你會有所建樹;你執著于教子,你會收獲頗豐。只要我們每位家長都能用一種執著的精神投身家教實踐,就一定會培養出優秀杰出的孩子。 二、自我評價是人生的投影 自我評價,簡單地說,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自己對自己的認可度。而這種看法和認可度,主要來源于成長過程中,父母或主要養育者對他的看法和認可,即孩子的自我評價形成,主要來源于重要他人的評價。 如果父母經常性的給予孩子否定和消積暗示,孩子就會自我否定,產生低價值感和低自尊,直至喪失自信;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充盈的愛,能無條件接納孩子,讀后感認可孩子,能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能賦予孩子內心足夠的力量,孩子就會喜歡自己,認同自己,就能在內心建立正面的、積極的自我評價從而獲得堅定的自信心。 “我們說,孩子是父母用語言塑造出來的。”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在本小節賈老書列舉了拿破侖.希爾的故事,充分說明了父母對孩子的評價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么,既然自我評價對一個人如此的重要,我們要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評價呢? 第一,無條件接納孩子。 語言是把雙刃劍,既可是成功塑造一個人,也可以成功瓦解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存在,尤其是在3歲左右自卑與自信兩極之間的尋求期,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否定過多,不被允許過多,就會儲存大量關于“我不行”、“我不好”的概念,形成自卑、退縮的性格。 沒有缺點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很多成年人看不順眼的地方,恰恰是孩子的正常表現。什么是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就是,愛你,不是因為你有多么的聰明、懂事或者乖巧,又或者是出類拔萃,為我帶來榮耀和歡樂,而是你的生命本身就具有價值,即使你不優秀,叛逆,犯了多大的錯,有多么的失敗,我依然愛你,只因你是我的孩子。 所以,我們給到孩子的一定是積極的、正向的強化,而非消極、負向的語言。 第二,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人父母要有一雙藝術家的眼睛,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當你把孩子的優點作為知覺對象時,孩子的缺點就成了知覺對象的背景;當你把孩子的缺點作為知覺對象時,優點就成了知覺對象的背景。所以,孩子是什么樣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看到他的哪一面,優化自己的心智模式、健全自己的知識結構,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這里,賈老師也給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語言模式。 “太不可思議了!這么復雜的事你一會兒就搞定了。” “你做事那么整潔有序,使用過的東西總能放回原來的地方。你給妹妹做出了榜樣,爸爸好感動。” 被父母關注和認可的行為,總是會保留下來,長期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信念,成就一份命運。 第三,永遠不對孩子說泄氣話。 和孩子說話,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覺察自己語言背后的潛臺詞。 很多父母說話比較隨意,信口開河,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報考法律系。”媽媽說:“就你,省省吧,你不適合。”再比如,有的父母說:“就你那點分,還考本科,考專科都難,早就叫你好好學習,早干嗎去了?” 很多家長不知道,“禍從口出”,正是自己的口不擇言,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第四,謹防語言利劍傷害孩子。 大量事實證明,對孩子傷害最多的、最深的,往往是他們的父母和親人。我們總是把寬容和理解留給外人,卻把苛責和傷痛留給身邊最親的人。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就是記不住,難道你是豬腦子?”“你真笨,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看人家劉帥,什么都比你強!”。我們總是用自己軟軟的舌頭,硬硬地刺傷孩子那一顆幼小的心靈。 如果,我們每一位父母都能正確的看待孩子的特點,尊重孩子個體生命的生長規律,用一顆寬容、理解、欣賞的心,接納孩子,幫助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評價。那么,我們將為孩子的人生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的生命不在控制,而在點燃,我們要做一個火炬,去點燃孩子的圣火盆,讓他自己燃燒。作者:梁變云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