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讀后感600字!
看完了村上春樹的書,有一些朦朧的收獲。我以前沒看過村上春樹的作品,這是第一本,偏隨筆一些吧。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很舒適,不急不慢如春風拂面。作者很擅長從日常小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進而升華為人生感悟。其間銜接自然、順利成章,完全沒有刻意、套路之感。這也許就是大師的水平吧,于細微之處見真章。不知道村上其它作品是什么樣的,不過既然被稱為小說家,應該還是以小說為主,有機會可以讀一讀。
在這本書中,作者其實是把跑步當做了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刻意地去鍛煉,只是覺得有興趣,有助于思考和生活,然后就去跑了。結果發現跑步不僅對身體好,還能為寫作提供靈感,最終跑步所帶來的堅毅、忍耐、腳踏實地等品質又融入到作者本身,提升了自己。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堅持是要有的,但愛好、感覺這些東西,從長久看可能更重要一個是有些被動的因素,一個是主動的方式。這也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主觀能動性吧。
作者主要寫了幾次參與馬拉松和鐵人三項的過程,還有前前后后的日常生活以及感悟。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對跑步的熱愛,跑步也確實給他帶來了美好的改變。也許是作者的真情打動了我,或者說是引起了我想要變得更好的共鳴,總之讀完很有要開始跑步的沖動。
另外,整本書也透露出作者質樸的氣息,給人實實在在的感覺。他就是我們每天可能擦肩而過的普通人,在認真專注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不僅如此,每每看到升華總結之處,都是很樸素的道理,卻意味深遠。我想這或許這是跑步帶給他的一大益處吧,所謂生活的哲學,很簡單,不浮夸,卻也足夠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