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成長——《西游記》讀后感1000字!
《西游記》是一部由明代作家吳承恩寫的充滿想象力的長篇神魔小說。小說講述了唐僧師徒一行四人,一路上戰勝各種妖魔鬼怪,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我很喜歡小說中孫悟空這個人物。一開始,他天不怕地不怕,無拘無束,不懂禮節。他大鬧天宮,偷吃蟠桃,偷喝仙酒,推翻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干了很多無禮的事。自從他和唐僧一同去取經后,他不再是那只大膽無禮,急性子的猴子了,他慢慢開始變得聽話,不亂闖禍,十分懂禮,還把師父照顧的無微不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孫悟空在保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在經歷了各種磨難之后,他慢慢地成長和進步了,他身上那些不足之處漸漸消失了。每一次磨難都是一次教訓,慢慢把他培養成了一個優秀的形象,最后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這讓我想起了我看過的另外一本書《綠山墻的安妮》。書中的主人公安妮是一個孤兒,小時候她總是闖禍,讓她的養母馬端拉十分操心,身邊的人也不喜歡她。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她漸漸地長大了,變得越來越乖巧懂事了。她不再是那個粗心、暴躁、馬虎的小安妮了,變成了一個聰明、乖巧、善良的大姑娘了。其實每次當她犯下一個錯誤,她就會吃一塹長一智,吸取教訓,并改正她的一個毛病。漸漸地,她的壞毛病消失了,連臉上的雀斑都沒有了,變得越來越漂亮。安妮用新的方式展現了自己,變成人見人愛的大姑娘。她給村里的人帶來光明和快樂,給大自然增添了許多色彩,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妙有趣,安妮也在成長和進步。
其實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獲得成長,我也在成長和進步。以前的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總是要媽媽幫我做好所有的事情,自己什么忙也不會幫,媽媽為我操了不少心。媽媽的每一次教導,無論是溫柔的談心,還是暴躁的怒罵,對我都是一種鞭策和促進。漸漸地,我懂事了,開始幫媽媽做一些事情,比如洗碗、洗菜、炒菜、煮飯等。我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不需要媽媽再費心了。我覺得我長大了,應該幫媽媽分攤一些家務,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媽媽不再那么辛苦。媽媽也看到了我的成長,這讓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趣,越來越快樂了。
這就是為什么我喜歡孫悟空這個人物,孫悟空的性格在不斷的變化,他的人生在不斷的成長。無論在取經路上和師父和師弟們有多少矛盾,無論是否鬧得不可開交,他們依然不拋棄不放棄,不退縮,繼續前進,最后取得真經。他們都在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我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