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陳寅恪的最后20年》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9 ![]() |
|||||
《陳寅恪的最后20年》讀后感1000字! 第一次聽到陳寅恪先生的名字是在《圓桌派》的一集,看似閑談中亦能感覺出文化界對陳先生的仰望和敬意。 說起來大約也是種緣分,自那次之后就常常可見陳先生的名字,在《西南聯大》的紀錄片里,在《但是還有書籍》里。就好像冥冥之中的某種感召,對陳先生的好奇愈濃,可深知自己古文學的積累還遠不能直接讀懂陳先生的作品,于是只能從紀錄片里提到的這部《陳寅恪的最后20年》開始。 這似乎是我看的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人物傳記,除卻對作者的記敘方式稍稍有些不適應以外,這本書至少讓我對陳先生的晚年心跡略窺一二,于我已是巨大的滿足。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出現在陳先生給王國維先生的挽詞當中,也是他終其一生所守護的箴言,至死不渝。他出身舊時王謝人家,滿身書卷文人氣息,亦傳承著古代士人對于文化與知識的忠貞。 他成長于戰火中,風雨里飄搖著的生命,卻一直堅韌地在歷史的長河中上下求索。一生輾轉漂泊,那時代容得下烈火,容得下血光,只容不下屬于他的一方書桌。他是世人眼中翻越不過的大山,即使是在那些視他為敵人的人眼里,其學問之深之堅,已是不容置疑的。彼時,他是中國史學界的一面旗幟,前呼后擁,能稍見那么一面,已人生無憾。然曲高和寡,知交難尋,縱觀那最后的20年,能讓這么一個看透世事內心敏感的老人坦誠相交者,也不及數十人。那個知識分子夾縫中求生存的時代,太過耀眼的人,常會淪為靶子,成為眾矢之的。他并不在乎圍繞著他的名利是非,只是在學生叛出師門時怒不可遏。在這個一心只想傳道受業,傳承學人風骨的老人心里,“誤人子弟”這四個字,應該像是要把他的心生生剜出來蹂躪一般痛苦吧。當他決定要永別講臺的那一刻,心里該是怎么樣的無奈凄苦。那時的他,已無心也無力再與時代爭辯反抗,只是哪怕行將朽木,他那顆九死不悔的治學之心,也從未動搖過。 雖“身后是非誰管得”,但我真的厭惡極了后世一直從政治的角度去揣測分析他的作品,在我的心中,陳先生只是個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他深愛著中華文化,他一生的努力都只是為了看清歷史的真相而已。至于那些學問和成就給他帶來的褒貶賞罰。都是他根本不愿考慮亦不愿深陷其中的事情。他說“知我罪我,請俟來世。”在他活著的這一世,他大概也只愿在自己鐘愛的古人舊文中,尋知己遇良人。 閃耀的人總是孤獨的,他們背負著與天賦共生的使命感,在自己畢生所愛的事業里沉重又充滿激情的前行著,鮮有人能與之同行,走到生命終了,燈油燃盡,或許他們仍在遺憾自己無法企及心中的那座從一開始就已遙不可及的山峰。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卻終究,饒不過自己。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