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000字左右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7 ![]() |
|||||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000字左右公孫龍之打開中國哲學的邏輯大門——《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000字: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不同所在的很大一點就是中國哲學中模糊的邏輯概念,中國哲學家們確實從未嘗試通過系統且完整的形式邏輯論述來闡明觀點。但公孫龍通過漢字構建起的邏輯思維模式足以稱得上是打開了中國哲學的邏輯大門,后期的墨家和道家才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中國哲學邏輯體系。 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多圍繞著“名實關系”而展開,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出于論辯的需要,“名辯學”的地位陡然提升,以名家為中心的名辯思潮愈演愈烈。雖說當時大多數的思想家都認為公孫龍一類的“辯者”只不過是在單純地玩文字游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無限趨近“純粹理性”的思想無疑將中國哲學帶入了新的世界。 公孫龍以“正名實”的思想為中心論題,在《名實論》中奠定了他的學說中邏輯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探究事物的同一性,確定事物的內涵和外延。接著,公孫龍在他“白馬非馬”“離堅白”等理論中進一步表現了邏輯思想的具體運用。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對后世造成了極大影響,包括《易傳》對《易經》中八卦概念的詳細闡釋和規定,還有后來《墨子》和《荀子》中“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的主旨,都體現了名家這種辯證邏輯的影響。 中國早期的哲學邏輯很大程度上是對“天道”和“人道”邏輯關系的探索。譬如說,道家通過追求人的自由存在圣神的心理境界中接觸“天道”,而儒家則渴望從社會倫理關系上找尋到“天道”。自名家以后,我們能發現,各家的思想觀念都被內在的邏輯所驅使,不同的思想突然被聯系在了一起,人們找到了一個理解百家思想的突破口,即不變的邏輯。 在哲學思想發展的相同時期,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也開始將思想重心放在探討思維過程本身恒定不變的規律上,這種不變的規律即為邏輯。從柏拉圖的“理念論”到亞里士多德的“范疇論”,哲人們無一不渴望尋求到一種至真的理論,依靠它去解決萬事萬物所存在的一切問題。讀后感·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對真理的追尋從未改變,而我們首先要明確,“真理”一定是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上的,只有掌握了某些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才能說得到了真理。 在對“天道”和“人道”的追求中,公孫龍確確實實為中國哲人的思維開辟了一塊凈土,他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理論的提出有著開創意義,同時,他的論辯技巧和邏輯推理方式也為后期中國哲學完善體系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邏輯的缺失是中國哲學向來被人所詬病的方面,這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為新哲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出處:太陽黑子的野馬塵埃(公眾號),作者:王祉茹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800字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2000字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1000字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000字左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800字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精選1000字 閱讀《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500字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1000字左右 瀏覽更多關于中國哲學簡史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