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積極的暫停——正面管教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30 ![]() |
|||||
積極的暫停——正面管教讀后感1000字: 當我們與孩子相處時,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或者行為不規范,而去對孩子進行懲罰,懲罰的作用可謂是立竿見影,短期有效,但平日里的懲罰累計起來,卻發現我們的懲罰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說,只有加重懲罰的力度才能達到效果。日積月累的懲罰后發現,孩子的脾氣隨著懲罰越來越大,那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們需要用堅定且和善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積極的暫停”就是孩子在犯錯時,我們可以去運用的一個小工具。 我們都聽說過“沖動是魔鬼”,因為人在暴怒的瞬間,理性腦的蓋子打開了,人在此刻處于被“動物腦”控制的時刻,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就是氣話,做出來的事也是極具破壞性而且對解決問題是無濟于事的。所以,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在意識到自己有脾氣來了,理性腦的蓋子即將要掀開了,要有意識的察覺并采取“積極暫停”的方法。 適當的停一停,聽上去很不合理。問題都發生了,為何不立即解決,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訴求。我們只有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才能比較理智的解決問題。當我的孩子因為觸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規則時,我會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應很有可能是不認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會引起我的怒火,開始罵孩子這不對,那不對,越說越來氣,這時的我簡直是點著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點點錯事,我絕對是會忍不住想要動手懲罰他了。 經過多次的努力后,我嘗試了積極的暫停,當我意識到自己在不停的嘮叨時,我決定暫時離開案發現場,去沒有孩子的地方呆著,這樣的好處是,沒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腦仿佛在恢復過來,動物腦開始慢慢退下去。當我覺得可以再面對孩子時,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說,媽媽剛才太著急,態度不好。我發現當我的態度處于平和狀態時,孩子也不那么激動,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這大概就是“積極暫停”的功效。 “積極的暫停”,不只是為了讓孩子感覺好起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感覺好起來后,一起商量計劃,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書中還提了幾點怎樣進行“積極的暫停”,和孩子一起創建一個暫停去,讓他們自己決定暫停區是什么樣的,放什么東西。還可以讓孩子給暫停區取個特別的名字。讀后感當他們沮喪時,問“去你的某某區有幫助嗎?”讓孩子意識到暫停區的作用。還有就是做出使用積極暫停的榜樣,等我們自己沮喪或者生氣時,去我們自己的暫停區。 也許家長們會問在孩子“暫停”時允許他們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許孩子玩兒玩具、讀書、休息或聽音樂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勵。大家會覺得孩子要遭到懲罰(感覺更糟)才能做得更好,當往往是當孩子們感覺更好時會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讓他積極暫停的時候跑了出來怎么辦?是不是要繼續送回“暫停區”呢?實際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為得到了改變,就沒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暫停區了” 我們要做的是要記住積極暫停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改變行為,而不是用權力讓孩子吃苦頭,如果當時孩子自己選擇去他的“特別的地方”——一個他幫著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來,就會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對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作者:孫黎花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