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貧窮的本質》讀后感800字:
今天看完了一本書—《貧窮的本質》,這本書里詳細介紹了作者和他的搭檔在世界范圍內做的有關貧窮現象的調查。在看到最后一章有關政治的內容,說到了印度等國家的村委管理及個人的選舉權利。我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生活的村莊,在我印象中,只有上小學的時候有過一次公開投票,從此之后再也沒有了。
還有他們國家小孩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沒有讓自己的孩子上學,理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以后會不會孝敬他們。而我從身邊的很多現象中,看到現在的家長很注重自己孩子的教育。盡可能的送自己的孩子去更好的學校學習,希望老師關心自己的孩子。可是我們村里的小學一年級,三個村莊的學生只有一個班級,班里有80多個孩子。一個老師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呢?而且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外出打工,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很多都是小學沒有畢業,而且村里農活繁忙。鑒于此,很少有家長有時間耐心地輔導自己的孩子。在我所知道的,很多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有責任心的爸爸媽媽。讀后感·他們不只是嘴上說說要好好學習,而且也親自輔導他們,陪著他們學習,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有這么一位有心的家長,孩子學習肯定會很優秀。
在我大學的時候,會計老師說:“對于企業來說要開源節流。”在這本書中,作者也說道,對于那些做小意的人來說,每天少買一杯茶或一包糖果,一天天節省下來的錢就可以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進而少貸款和少付利息。而我覺得對于也一個家庭是這樣,擁有更多的流入資金,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就能為家里存留一筆錢,用于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
貧窮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全改變的,讓家庭變得富裕需要兩代或者三代的人才能改變。一點一點地去改變,一點一點地去積累,不偷懶肯努力。我們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