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五帝本紀》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25 ![]() |
|||||
《五帝本紀》讀后感2000字: 《五帝本紀》讀書筆記: 筆者初讀史書,對于本篇的理解上難免出現偏差疏漏,甚至可能錯誤連篇。好在愿意開始,愿我們共同進步。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改了一些地方,都是寫的時候才想清楚。看來這篇還是得再讀。 《五帝本紀》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寫成的,在閱讀時我畫下了黃帝族譜。(這思維導圖軟件不太會用,就沒把母親的一邊加進去。) 這樣的族譜畫完,故事基本脈絡就出來了。太史公把重點放在堯的禪讓和舜的道德,才干,功業上。這部分后面會有詳細描述。這樣設置可能是因為資料的缺失,也體現出作者對于堯舜的重視。 《五帝本紀》末段太史公提到自己的這篇文章參考自之前各家記載,筆者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也確實發現其中許多語句似是對前人之言的挑選,修改。以這樣的一篇作為整本《史記》的開篇,是對前輩先賢的致敬,也足夠聲勢不俗,開篇有力。 內容理解——《五帝本紀》讀后感: 戰勝炎帝后,“黃帝乃徽師諸侯”,才得以“禽殺蚩尤”。可見當時蚩尤的實力應當是強于炎,黃的。但是黃帝集結了眾人,因此能打敗蚩尤,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為什么黃帝可以集結眾人呢? 一開始,軒轅打出了“征不享”(享,獻也。)的旗號,給了諸侯一道二選一——要么進獻,要么滅國。那沒辦法嘍,諸侯“賓從”。后來“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為了避免這樣被侵略的結局,只好“咸歸軒轅”。之前只是表示賓從,如今卻歸順。炎帝一步錯棋,便宜了黃帝,也導致了自己的失敗。乃至后來蚩尤作亂,黃帝有了足夠的實力與之抗衡,最終打敗蚩尤。大勢已定,諸侯尊軒轅為天子,“是為黃帝”。 2.堯是如何舉薦舜的? 《五帝本紀》第13段,堯召見四方諸侯商議治國人選,先要諸侯舉薦。諸侯說的丹朱,共工,鯀都被堯一一反駁,認為不可用。然后堯在適當的時候暗示性的來了一句“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提示諸侯想寬一點,想遠一點。然后諸侯想起來“有矜在民閑,曰虞舜。”自己的想要的東西,讓別人順理成章地說出來,好像還成了別人的意見。這得是多么高的境界哪! 另一個證明堯是自己一開始就想用舜的地方是,堯為了試舜,竟直接“妻之二女”。自己的倆女兒直接許配給人家,我天,那怕是沒跑了。 3.堯舜故事值得說道的幾點。 堯活了118歲。證據在第17段“堯立七十而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70+20+28=118。在他90歲的時候開始辟位。而由本篇第24段“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第26段又說“舜……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而堯崩……”我們知道,“舜攝行天子之政”只有8年,另外二十年堯又“辟位”了,但舜只是“得舉用事”。讀后感·這就很奇怪了。堯既然辟位了,舜又既沒有即帝位又沒有攝行天子之政,這時候是誰在坐這個位子呢?我查了一下,最后結論是應該沒有人。因為“辟位”是表面上的離開,而不是實質上“退位”。比如在《禮記·檀弓下》中,“涉內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卿大夫不是不干了,只是字面上的避席而已。 那這二十年,他們在做什么呢?想想也簡單,這二十年是堯考驗舜的二十年。舜“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中間二十年“得舉用事”。考驗一個適不適合治理國家這種事,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呢?堯的考驗有這么3個:1.妻之二女;2.慎和五典;3.入山林川澤。第一個,短時間的家和可以偽裝,20年的要怎么裝?第二個,最終百官,諸侯遠方賓客都敬重他;第三個,有……有方向感。(這個我確實不太明白,老師好像提到過,忘記了)不過看第15段,方向感還是很重要的。那么東巡狩,南巡狩,西巡狩,北巡狩……確實得有點方向感。為國家挑選繼承人這件大事,堯整整用了二十年去考驗舜,又用了八年讓他實際攝政,最終安心地把國家交給了他。 第25段末句“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我不明白為什么不是前面幾帝。之前老師講過“始”是“未形”,就是只是胸中有溝壑,但還沒落筆的時候。第27段,“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張明德。”我的老師(希望我有資格叫人家一句老師……)之前講說,《大學》里面的明德,說的是生生不息之德。我有一個自己聽著比較有趣的解釋:黃帝到舜、禹,姓同而國號異,是為了表現自己不是要傳家,而是為了天下,所以是“以張明德”。但真正為天下卻是從禪讓開始的。堯禪讓于舜,看中的不是血脈傳承,而是舜的品德才能。 在這里,天下埋下了“明德”的種子。 這種明德,才是生生不息的源泉啊。作者:折枝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