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000字讀書心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8/9 ![]() |
|||||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000字讀書心得《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000字: 一月份一本書的flag完成了,看的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是一部歷經了三年時間和跨越國界的35封書信往來,更讓我動容的是母女倆因為文字的不一樣(安德烈熟悉德文,龍應臺是中文),選擇用共同語言英文通信,再做翻譯,個中滋味,對于一個學語言專業的我來說,可能體會地更為真切一些。 龍應臺作為安德烈的母親,最開始是想了解兒子,跟兒子能夠正常地溝通提出這個想法,沒想到兒子爽快答應,并一寫就是三年。里面他們對于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以及東西方文化碰撞都進行了深刻的交流。 很多讀者都很羨慕他們—羨慕他們可以坦誠地跟對方談論任何事情,羨慕安德烈有如此開明的母親,也羨慕龍應臺的兒子可以跟她敞開心扉。總而言之,這本書很值得一讀,不論你是否為人父母。推薦指數五顆星。 愛不等于喜歡,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龍應臺。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看見了。 愛有分很多種,但是龍的這段話,引起我強烈的共鳴。這里的愛應該指的是父母跟子女之間的愛。子女是無法選擇自己降臨在什么樣的家庭里面的。我們知道,有些人從小在蜜罐里長大,衣食無憂,人生也一帆風順,也有些人從小因為原生家庭的一些問題,比如家暴,缺乏安全感,性格不健全。你能說父母不愛孩子嗎?不能,他們也許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不愛父母嗎?可能也愛。他們的愛更可能來源于父母養育之恩,來自于父母朝夕的陪伴,來自于父母大部分時間還算正常的表現。 但是愛不等同于喜歡。他們可能不喜歡自己的父母,不喜歡他們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聲嘶力竭。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時,我們不會主動去溝通,去了解對方。更因為朝夕相處,正常的一些溝通仿佛都不必了。 我覺得中國很多父母都沒有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之前有新聞報道,大學生讀寄宿生活慘不忍睹。衣服不會洗,床單不會換,沒有一點獨立生活的能力。看到這種新聞我哭笑不得,想起之前初中的一個同學也是類似情況,每一次媽媽來看她都千叮嚀萬囑咐,但是她卻毫不領情,覺得她很煩。所以啊,父母們,不是你一手包辦子女就會感受到愛,他們需要的是獨立的人格,有平等溝通的權利。兒童的依戀期早就過去,請接受這一個過程,并給予他們想要的獨立吧。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逸之所在,那么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逸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龍應臺 看到這段,我想起中國式父母常見的論調。每次跟孩子說起讀書的原因的時候,會說:“你要是不好好讀書,以后就去掃大街。”想用這種方式簡單粗暴地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實現教育意義。先不說勞動不分貴賤,只要用自己雙手合法賺錢都是值得尊重的。這樣的論調有可能會讓孩子迷失自己,傳達一種“我讀書就是為了不去掃大街嗎?我沒好好讀書就要去掃大街嗎?以及世界上只有讀書一條出路嗎?”的想法。“研究生不堪讀研壓力跳樓自殺”、“清華碩士生畢業前壓力太大跳河自殺”等等,每每看到這種新聞,我都深感痛心和不解。痛心一條生命的逝去,讀后感以及不解因為學業不順就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也許里面原因錯綜復雜,但是家庭教育一定也是里面重要的一部分,父母有沒有正確引導他們去看待個人價值的實現是非常關鍵的。這也引發我的思考,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會怎么告訴他們為什么要讀書呢? 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龍應臺 作為一個普通人,只能通過歷史、新聞時事等來了解過往和現在的當政者他們是如何善用權力或者是被權力侵蝕的。古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當時課本上教的都是夸贊陶先生如何為人不庸俗,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愿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家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其實放在當代的環境下,穿戴整齊來迎接訪客也是一件極為正常和注重禮節的事情,到陶先生這就成為了阿諛奉承。 年輕時的陶先生本有一腔抱負,但是卻因為不能適應職場上的風氣而時隱時仕,最終沒能善用權力實現人生理想。讓人唏噓。《人民的名義》這部劇在2017年大火,講的就是當代反腐。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處長,在任短短4年的時間,貪了兩億多現金,讓人更吃驚的是,他居然一分都不敢用,原因是之前窮怕了。人性的深幽難測,可以讓理想主義者腐化,經得起測試的人才是可靠的。權力在這樣的人手里,小到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國家,才能讓社會發展和進步。當然,光靠個人自覺遠遠不夠,有監督和制衡此刻尤為重要。作者:Olivia.Chen 閱讀《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5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00字精選 平凡但不平庸——《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心得體會2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500字 瀏覽更多關于親愛的安德烈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