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不等于樂觀——讀《駱駝祥子》有感600字:
今天,我讀完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它講述了主人公——車夫祥子立志自己買一輛車故事。為了買車,祥子決定省吃儉用,終于他歷盡千幸萬苦買來了人生的第一輛車,可不幸降臨在他身上,他的車被軍閥收走了,但他不放棄,在意外撿到了三頭駱駝之后,他將駱駝賣了,用賣駱駝的錢換來了車,他惜車如命,后來被迫與虎妞結了婚,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余生。可沒想到的是虎妞在懷孕后即將分娩時難產死了,他用剩下僅有的一點錢安葬了虎妞。隨之自己墮落了,從此那種早期對生活的向往也被小福子的死給斷送了。
在文中我們可以知道祥子在剛入行時對生活充滿信心,但因為經歷的太多磨難,他最終對生活已無信心。文中祥子早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值我們去學習的。但是做就應該樂觀,因為同樣是做一件事,如果你將它看的十分簡單、輕松、樂觀的對待它,那么你就比別人成功了一半,正所謂“心態決定成功”。
我有一個朋友叫杜依娜,她是五年級時轉學到我們班的,她對待任何事都很樂觀。在她轉來之前,我一直認為樂觀便是對什么都不在意,樂觀=心大。
當她轉來之后,我突然明白了,那次數學測驗,一向成績良好的她居然只考了57分。我本以為像她這種樂觀的人是不會在意的,可在分數下來后,她卻一直很難過,我十分不解,問道:“依娜,看你平時像是什么都不在意,為什么考的不好會難過的飯都吃不下?”她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一字一句的對我說這是兩碼事啊!平常對待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可以不去在意,可樂觀并不能代表一個人會什么都不在意,也不是心大......”
聽完她說的,我突然明白了開朗的人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到樂觀。作者:張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