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第七天》讀后感6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9 ![]() |
|||||
《第七天》讀后感600字: 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這是余華所著小說《第七天》的書推標簽。 余華,這位作家的名字我只是有所耳聞。因為我看過葛優和鞏俐演的電影《活著》,這部電影就改編自余華的小說《活著》,所以我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并沒有看過原著。但是電影已經足夠讓我充滿同情和絕望,心底壓抑且憂傷,幾次都流下眼淚。那,《第七天》又會是怎樣程度的,或者另一番絕望呢? “濃霧彌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同樣地,我也沒讀過《兄弟》,但是小說開篇的這段話就足夠讓人感到荒誕至極。 這本書被我擱置在抽屜里已將近半年,近日讀來,前后只用了大約四個小時就讀完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短短兩句話: 【我問她:“這是什么地方?”】 【她說:“這里叫死無葬身之地。”】 第一次出現在“第四天”。 【他問;“那是什么地方?”】 【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次出現在“第七天”,也是小說的結尾。 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敘事的,“我”死之后,由于沒有墓地,不能安息并轉世輪回,所以只能停留在“生”與“死”之間的邊境線上游蕩,即“死無葬身之地”。在這樣一個地方,如同上帝創世紀般地,通過“我”死之后在七天里對生前之事的追憶,余華勾勒出了一個絕對平等的人道世界,描繪了一個充滿創世紀般地祥和世界。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舊約·創世紀》】作者:自由的光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