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奶蜜鹽》讀后感8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9 ![]() |
|||||
讀《奶蜜鹽》讀后感800字: 作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書籍讀了很多,有不少是隨手翻翻隨意看看。張文質先生的《奶蜜鹽》,翻了幾頁,居然有些愛不釋手了,一口氣讀完,仿佛找到了一個知音,有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奶蜜鹽”,很有意思的一個名字,讓人看了便要想一探究竟。原來作者筆下的奶,是父母要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身體和心理成長環境;蜜,是父母的鼓勵與肯定,讓孩子認識與觀察“好的世界”;鹽,是父母要引導、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與智識。這便是愛、賞識與教育。 書中有很多與我不謀而合的觀點。比如親子關系的本質,不是教育與被教育,而是共同成長;家庭的目的不是全力培訓一個優秀的孩子,而是用最平常的方法培養一個正常的孩子;孩子成長的速度不是越早懂事越好,而是長得快也會老得快。 只要有機會,我總會在家庭教育講座中強調陪伴的重要性,陪伴是具體可見的,“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孩子吃晚餐,吃很多很多個晚餐!弊髡咭惨昧嗣绹澄锝逃龑<夷锼拐f的:“一個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飯,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個,只有一餐在一塊兒吃飯,都不容易出現逃課、撒謊、抽煙、酗酒、提早性行為、吸毒等問題,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 我也多次講到家庭教育不是讓孩子成才,而是讓孩子成人。作者書中提到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江蘇一所鄉村學校,墻上寫著三條:一是要學會走路,二是要學會吃飯,三是要學會說話。我們有了同樣的感受,教育終于在慢慢走下神壇,回歸真實。 功利化的教育讓我們都打著雞血般的教育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他們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命保護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當然,也會有一些值得探討的,作者推崇賞識教育,而我卻覺得教育是因人而異的,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處,并無絕對之說。不過,教育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學習了、思考了,并是一種提高。 在家庭教育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前行,不斷摸索不斷糾錯不斷領悟,最后得到成長。這將是一條通往幸福的路!作者:趙景利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