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朝花夕拾》之吶喊有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25 ![]() |
|||||
讀《朝花夕拾》之吶喊有感1500字: 我以前總認為文學最大的魅力,便在于莎士比亞所言的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可當我再讀《朝花夕拾?吶喊》時,卻有別樣的感觸。 說到《朝花夕拾·吶喊》我們第一想到的便是魯迅先生,可要說到魯迅先生我想我們第一想到得便是那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的段子。的確魯迅先生在我們學生時代便是可怕的存在,他好比是一個手拿介尺嚴厲的老夫子,你得時刻準備著免于介尺的鞭打。即使魯迅先生沒手拿介尺追趕著我們,我們仍然是懼怕他。一個懼怕到一旦試卷上出現魯迅時,我們便知這次語文要考砸了的存在。因為學生時代的我們,似乎永遠都揣摩不透魯迅先生的想法。我們總是不能理解,明明表達的是贊揚別人,卻為何變成了嘲諷他人;明明是一段很優美的景物描寫,卻為何蘊含著時代的感傷;明明只是寫貓和鼠,卻為何在罵人。老師說魯迅是一個很激進的文人,可為何他的文章一點也不直接……這便是我學生時代眼中一個矛盾,一個令人畏懼的魯迅先生。 而第一次閱讀《朝花夕拾·吶喊》亦是帶著一種不喜,一種被老師強制要求完成任務的被迫感去品讀它。沒有什么特別感想,因為真心讀不懂。而上了大學后,聽老師說大學四年就好比魯迅先生四本書。大一是《仿徨》,大二是《吶喊》,大三是《故事新編》,大四是《朝花夕拾》覺得有趣,便想再去讀一遍《朝花夕拾·吶喊》。再讀它時沒有那么多不喜,更多的是一種主動感,一種好奇。 而對魯迅先生也有了一種別樣的認識,不再是一個令人懼怕的老夫子,反而是一個有點“萌”的大叔。 “萌”字在康熙字典中釋為菜始生也。【博雅】始也。又不動貌。即意為,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或事物如同草木發芽一樣給人生機勃勃的感受。而在網絡用語活躍的現在,萌字亦有可愛之意。這樣一個字擱以前,我絕對不會用來形容魯迅先生。你亦會說那樣一個穿著舊式長衫,留之著小胡子,叼著煙袋的小老夫子哪萌了啊? 一思想之萌。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有這么一句話形容那時的兒童看“雜書”的情景。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里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我想這句話無論是對于那時四書五經熏陶下的孩子,還是當下應試教育下的孩子都是有著共鳴的。讀后感此種思想不可謂之萌嗎?更觀之《父親的病》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表達對于父親的死的感受。可醫的人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人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和當下的“尊嚴死”又是多么的相似,可能接受此種思想的人又有多少,魯迅先生之思想可謂之“萌”也。此思想穿越百年滄桑,仍在當代充滿著生機。 二人物之萌。你可以想象一個會因美女蛇的故事,而不敢回應陌生人話的靦腆小男孩。你可以想象在明月當空照時,一群八九歲的小男孩載船而行的童真畫面。你亦可以想象一個因隱鼠之死而從此厭惡貓直率的孩子;你亦可以想象一群在月明星稀時,在烏油油的田埂“偷”著羅漢豆的調皮小男孩們;你亦可以想象在那個四書五經的時代下,一個會背著夫子看“雜書”,喜歡妖魔鬼怪故事的“壞學生”;一個就喜歡看似夸你,實則罵你的傲嬌大叔……這樣魯迅何不明明“萌萌噠”呢! 三話語之萌。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似乎總能讀出一種魯迅式冷幽默,而此種幽默也盛行于當下的網絡時代。例如當下的一條很火的段子,打著自己對你說打你爸爸。這個段子是可以追溯到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阿Q每次被人打時的心靈安慰便是此言。再如《狂人日記》中“救救孩子”,即使在當下網絡時代此話語被賦予新的內涵,但語言仍不變。我想能寫出這樣話語的魯迅怎么不萌呢! 這僅是當下十八歲的我再讀《朝花夕拾·吶喊》時所認識的魯迅,或許再過十年我依然會在同樣的文字中再認識到一個不一樣魯迅。我想這亦是文學獨特的魅力,它因時間的沉淀,在死的文字中煥發出活的魅力。文字/賴清 《朝花夕拾》讀后感1000字 青少年時代的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4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體會 朝花夕拾讀后感12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8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4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5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600字 瀏覽更多關于朝花夕拾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