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師》讀后感1000字《魔道祖師》里所描述的世界與現代不同,與中國古代也不同。魔道的世界所推崇的是“道”“正義”,但所謂的道和正義卻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道”和“義”本屬于意識,但每個人心中的“道”和“義”又不同。它的世界有點像古代雅典,縱使開創了民主的先河,但蘇格拉底卻在民主的制度下以最民主的方式被判處了死刑,死在輿論,死在烏合之眾手下。在并沒有一個有效的輿論糾錯,反誣告的體制下,輿論的力量是可怕的。
局中人為情所困,局外人捕風捉影含笑八卦。《烏合之眾》中曾提到:“人一到群體之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魏無羨與世家們決裂的導火線在于溫寧被金子勛所抓,虐待致死,但秋后算賬時,溫寧之死卻被家主們一律選擇遺忘。而魏無羨也選擇了他認為對的方式,反殺了殺死溫寧的所有人。雖然即使魏無羨隱忍了下來,將虐待溫寧的一眾看守押至金陵臺,此事也只會草草而了,甚至會有人反駁“溫狗罪無可恕。”這就令人心生悲涼。魏無羨不管怎么做,都很有可能無法維護他心中的正義。于是他選擇了一種正常人并不會選擇的最激進的方式。
但所有人都認為溫狗應該殺嗎?恐怕不是,比如綿綿,但那些人要么不敢發聲,要么即使發了聲也很快被更多的反駁所掩蓋。這是輿論的“蝴蝶效應”。
從另一方面來說,作者在小說最后觀音廟一段,接金光瑤之口點出了另一個原因。隱藏在正義之后的利益,權力。書中寫得很完整,詳情請看書。
魏無羨受所修習之道的影響,心性漸漸改變。藍忘機曾憂心地告誡魏無羨,百鳳山圍獵那一次,是否有感覺異常的征兆——失控的征兆。面對金子勛的諷刺刺激,若是少年的魏無羨,他會伶牙俐齒地反駁,會發怒,會干脆與金子勛干上一架,但卻不會像當時的魏無羨一樣:陰冷,不屑,不耐煩,甚至自傲。可以說當時的魏無羨,戾氣漸重,只有在面對師姐,江澄等至親至愛之人是,才會恢復少年時的模樣。作者在書中將魏無羨的變化一點一點向讀者展示出來:向溫晁復仇,百鳳山圍獵后,屢次對藍忘機的提醒冷言相對,金陵臺上討要溫寧之時……畢竟對魏無羨來說,世人的言語或許可以憑自己的不羈灑脫不用去理睬。但金子軒之死,卻使一切都變了。
個人的一點觀點,多謝閱讀。作者:xo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