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讀后感600字劉慈欣說: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以前我不信,在初次讀《三體》前,我用"啃"這個詞,以為會是很晦澀難懂的那種類型,直到自己爆肝熬夜把三部全部追完,才長吁一口氣,不禁感慨這也太他媽好看了吧!我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種感覺,就是"仿若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然后迅速把此書列為我最喜歡的圖書No.1。然后對科幻產生了興趣,后續看《球狀閃電》,沒看下去,大劉早年的作品,感覺思路還沒有太成熟、看影版《流浪地球》,也覺得挺精彩的,但就是都沒三體那么出眾那么獨樹一幟。
直到我看了《2001:太空漫游》。此書前面或許看上去平平無奇,無趣瑣碎,在行文至約60%處(干掉哈爾)開始發力,作者開始放飛自我,把讀者丟入無盡深淵中,無知而弱小的人類啊!!而我除了一句"臥槽!"發不出其他感嘆詞。
在知道這部書寫于50多年前的1968年,人類那時還未登上過月球后,我覺得它就是一本神作了,人類的想象力極致不過如此。再回頭看《三體》,確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黑石讓人想起水滴,還有質子。包括已經看到了黑暗森林的雛形。這個感覺太熟悉了,劉慈欣在向其致敬。
難以相信,同年還有電影橫空出世,幾乎是和書同時創作的。看了書再看電影后發現,影視化會丟失書里很多細節,彈幕里那些人一直在吼著看不懂(看不懂你就去讀書啊zz們再發腦殘彈幕真想打人)但是電影會比書更立體化,把想象具化了,超越想象力的描述,在那個年代,同樣是一部非常!非常!偉大的作品。
|